1)第七百八十六章 尤世威到了_明末试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祖大寿头上鬓角斑白,孙承宗上前握着祖大寿的手,有一番感叹涌上心头,他还是很念旧情的人。放眼望去,山河故人,还有几人还在?祖大寿也是望着眼前的老上级也是感叹万分,哽咽着而道:“督师老了……”孙承宗叹了一声道:“复宇,你也老了。大家都老了。”祖大寿,字复宇。孙承宗转头对大厅中的人道:“你们都出去吧,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得进来。”等所有人都退了出去,只剩下两人后,话头进入了正题。“老大人,我对不起你的期望,让你受牵连了了。”祖大寿躬身一礼道。祖大寿这么说,是有原因的。当初崇祯四年大凌河一战时,正在大凌河前线筑城的祖大寿和一干将领,都已经接到了建虏大举出动奔袭而来大凌河的军情。朝廷兵部和辽东督师孙承宗,都认为应当撤回大凌河筑城的一万多的兵马,和一万余人的筑城班军,回归锦州。做出这样的决定,主要是大凌河城池未能完成,各方面准备不足,尤其是粮食只能吃一到三个月,还有就是朝廷认为一旦大凌河被围,大明野战能力不如建虏,如果建虏围城打援的话,朝廷难以救援。但是朝廷兵部和孙承宗数次传令让祖大寿等人撤回,但是祖大寿和前线的将领,认为大凌河已经筑城大部分已经完成,已经可以驻守。现在将即将筑好的大凌河城放弃,实在是损失太大,太为可惜。同时他们认为建虏远道而来,路远师疲,即使围城,粮草不继,时间并不会太久,很快就会撤走。因此他们请求守城,结果……对此,孙承宗摇摇手道:“此事已过,不提谁的责任。思来思去,还是我们大明的野战能力弱于建虏。本督作为督师,还是有关行动没有周密计划,应对不周,处置不当,本督乃是最大责任之人。”“老大人……”祖大寿刚张开嘴,就被孙承宗打断了。“此时不再提了。复宇,你给我讲讲辽东的当下局势,以及今后该怎么做?”孙承宗脸色和蔼的问道。“是,老大人。辽东当下的形势不容乐观……”祖大寿慢慢的讲述起来。督师孙承宗在一帮听着,不时地点头,听到一些地方,还插话问一下。这一说一听。就是一个大上午。中午,孙承宗特意还将自己的中军副将胡铁柱、七品赞画刘廷传叫了过来作陪,同时让两个人和祖大寿也认识一下。毕竟今后自己的中军要和这位辽东总兵常打交道。宴席上,大家和颜一色,相处愉快。祖大寿将在山海关停留三天。第二天,祖大寿又向老大人孙承宗请教了一下朝中的局势和京师的动态。尤其是新成立的军机大臣是干什么的?有哪些权限?孙承宗一一给与解答。“复宇,军机大臣乃是辅助皇上处理军机军务的官员,都是一些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