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八十五章 西宁王承恩接旨_明末试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爹,朝廷来人了,你赶快回去吧。”一个三十余岁的精壮汉子来到了草庐前。王承恩却是没有答话,反而说道:“既然到这里了,就先给你奶奶上柱香吧。”精壮汉子愣了一下,但随即点点头:“爹,我知道了。”等上完香,叩完头后,王承恩才让儿子说明来意。“锦衣卫?过来传旨的?”一听这话,王承恩有些皱眉。传旨一般都是行人司的职责,个别重要的事情会有宫中宦官出马。锦衣卫则多是随行护卫。这次居然让锦衣卫传旨,恐怕是看上了他们是军人,能一路骑马,速度较快的缘故吧。朝廷招自己有急事?王承恩叹了一口气,身为军人,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缓缓起身,来到母亲的坟前,上香、叩头,眼中有些湿润。这一次再被征召征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走,接旨。”王承恩经过一年多的休养,身体矫健的他翻身上马,策马驰向王家庄。王府大堂中。王承恩跪在地上,缓缓接过圣旨,神情凝重。圣旨所言他是以左都督、宁远团练总兵的的身份,前往辽东。他和建虏做过战,但从来没有在辽西任过职。他从世袭担任西宁卫指挥佥事做起,因战功升授甘肃三岔关守备、庄凉大靖参将、又升调京营神机营左副将。天启七年,辽东战事紧张,他奉命驰援辽东,途中,因为士兵军纪不彰,被弹劾降职。但他身为带兵将领,却是知道,这次是京营中的兵将为了不去辽东作战,在途中,故意胡作非为。想留在京师的方法。最后果然达到了目的。这样纪律不彰的军队,朝廷认为去了辽西,不但不能抗敌,反而会与当地兵马发生摩擦,坏了大局。便中途调回,并给他降职处分。兵将不想去辽西的故意作为,兵部的那些大员都心中一清二楚。以自己寻事的方式不想去辽西前线做战,这样的兵当然不能再派往辽西。其后因为他的带兵经历,一年后,叙前功,升为甘肃临洮总兵官。其后就是京师已巳之变,建虏兵薄京师。他带兵勤王来到京师。在孙承宗的带领下,恢复遵化、滦州、永平、迁安四城。崇祯三年底,他被任命为延绥总兵。崇祯八年底辞职回家。他没有想到自己会这么快就又启用了。起身后,谢过传旨校尉后,想了想,他拱手一礼问道:“敢问上差,不知是否可以透露一二,是哪位上官推荐了本将?”传旨的锦衣卫校尉赶紧答话道,“王将军直接称呼我等名字就行,上差确是不敢当。王将军这次启用卑下却是知道一二。”“孙承宗阁老这次起复原官,并督师辽东,听说在御前是由孙阁老和周伯爵周大虎周提督一起,举荐了你到辽东作战。”“谢谢。”王承恩拱手一礼道。正当他将要离开的时候,锦衣卫校尉却再次开口道: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