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6章 重建三大营_南明:重生朱由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6章重建三大营

  武英殿内,朱由崧手里拿着一份奏疏,在殿中踱步。

  他手里的是一份郑森的述职奏疏报告,前一阵子他拨银征招新兵,扩充京营。

  现在十多过去,从南直隶各地的征兵点已经招满了3万5千新兵。

  这些新兵将全部会集结在城外的三大伏兵场,在那里进行集合训练。

  朱由崧已经决定重组御前三大营。

  南京京营原是明朝拱卫京师的主力军,分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也称为京师三营或者是御前三营。

  三大营在明太祖朱元璋时就建立了,但他真正的高光时刻,是在明成祖朱棣手里的那段时期。

  永乐时期的三大营,作为朱棣的御前三营,追随朱棣五次北征,深入漠北与瓦剌、鞑靼和兀良哈作战,每次都能将蒙古各部按在地上狠狠的摩擦。

  后来传至宣宗朱瞻基手里,一样的风光无限,御前三营继续在朱瞻基的领导下,数次和瓦剌作战都能取得胜利。

  可惜年轻的朱瞻基突然离世,九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登基为帝,三大营在“三杨内阁”的精心培养下,就已经慢慢的不行了。

  1449年英宗朱祁镇为了证明自己长大了,想御驾亲征来提升自己的威望,结果把御前三营全部葬送在土木堡。

  土木堡之变后,京营主力几乎丧失殆尽。

  朱祁镇被俘后,兵部尚书于谦对京营进行了一次重建,编制也做了改革,将京营分为十个营,称为十团营,在北平保卫战时表现出相当不错的战斗力。

  可惜后来又来了个“夺门之变”,朱祁镇复辟重新为帝,处死了于谦,清洗了十团营。

  京营三大营就这样被玩废了。

  明朝中期的弘治、隆庆和万历初张居正当国时,国库花钱整饬京营,京营还具有一定的战斗力。

  到了明末由于朝政腐败,营帅贪钱无能,京营战斗力每况愈下,已经彻底的废了。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军进入居庸关,至沙河,崇祯命令京营出战。

  好家伙,结果这支京营部队连敌人影子都还没看到,听到几声炮响就吓得溃败而逃,实在是太让人无语了。

  去年底应府京营闹饷,朱由崧亲自去发饷收拢军心,任用郑森和阎应元等人训练京营,虽时间很短,但也有那么一丢丢成效。

  朱由崧将这次带回来的三万高杰部下全部并入京营,驻扎在东边的伏兵场。

  现在朱由崧将东营设为五军营,五军营有骑兵营和步兵营组成。

  郭虎任中军总兵都尉,掌八千马军。

  李本深为左掖总兵都尉,掌二万步军。

  至于其他的编制就没有,现在暂时就先这样。

  三千营由原京营南营部队,和总兵王之刚的部下组成,由江阴伯、都指挥使阎应元为主将,现在驻防河南归德府。

  朱由崧调拨大量钱粮运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