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六章 双使_王国的建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沛国国书不屑一顾的,就是周使。

  周使名为王鸣鹤。

  这个名字是他的父亲取的,他出生的时候,父亲听见了鹤声。周使本人却说,那是海子里的长脖鸭,根本不是故国的鹤,父亲是心向故国,产生了幻觉。

  王鸣鹤一直在说,周朝的国书不论礼制、花式、材质,都远远好过沛国的这几张破纸。

  陈从哲每次听完之后,就会伸出一只手,“东西呢?”

  王鸣鹤最开始觉得是陈从哲讽刺他,几乎要翻脸,到了后来他才发现,陈从哲其实是他在都护府最铁杆的支持者。

  陈从哲让王鸣鹤学会闭嘴,不要去讽刺沛人的国书。

  毕竟沛人的国书八成是真的,周朝的国书却被一把火烧了,在这上面纠缠太多,对自己不利。

  陈从哲劝说王鸣鹤:“沛人虽是小邦,国书信契俱全,阁下贵为天使,诏谕仓促之间难以周全。何苦以短击长?故国大义,天命昭昭,沛人早晚不过大周一郡县,何必争一时短长。切不可逞一时之快,论国书之高下。天使不提此事,沛人未必敢问,反会以为周朝与都护府早有往来,敌明我暗,大事可定。”

  安抚住了王鸣鹤之后,陈从哲又前去劝说章白羽:“都护今日心中疑惑,必然是周使、沛使如何两容的问题。都护多虑了。周与诸侯相争,对都护府有利。其利有三:其一,周与诸侯不和,断不至勾连。两使相争,必然自危,使者自危,利归都护。试想,沛人若是早有预谋,与都护府洽约不成便要北上春申,那现在也不敢了—――有周使在,他贸然离去,不怕都护府倒向周朝么?其二,沛人听闻周使在都护府中,必然惊骇。沛人本为通利而来,即便与我盟誓也当是锱铢必较。今有周人,沛人为拉拢都护府,必然多加贿利;其三,周使、沛使,远涉流沙重洋而来,皆是坚韧狡黠之豪杰,两人之不可尽信。今两使并存,以周使之验于沛使,以沛使之验于周使,兼听则明,都护府不至枉受其骗。”

  陈从哲说完之后,章白羽并没有多少拒绝的意思,只是与陈从哲等人讨论了一下,要不要一开始将周人的消息告诉沛人。

  都护府的唐军士兵们作战凶狠勇猛,可是遇到了这种纵横列国的事情,却不得不仰仗以钟离家为首的官僚们。

  章白羽听着这些学者们引经据典,都不由得感到头疼。

  这样的林中大族子弟,对于唐国的官勋郡望的典故了解极为详细,对于各地大族的远离家史也是如数家珍。

  这些学者们大多是落魄官员,投奔在大族之中充当僚属,但是在他们熏陶下长大的子弟,好像天生就掌握了天下大事一般。

  许多林中大族子弟还没有学会写字的时候,就能亲眼见到父兄们施行政务。子弟在耳濡目染中能学会许多的办法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