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95章 书院开_北宋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传统让宰辅们先走。

  他微微低头,按照老赵家的传统,宰辅是伙伴,要尊重,所以他用这种方式表示尊重。

  几双脚走到了他的身前停住了,呼吸声可闻。

  赵顼觉得有些奇怪,就抬头。

  “大王……”

  韩琦拱手道:“大王对纸钞之事的见解让人惊叹,臣还有一事不明……敢问大王,为何不急?”

  年轻人总是喜欢一下就成事,制定了目标之后,迫不及待的就要去施行。

  别说是年轻人,就算是当年的庆历新政也是这样。范仲淹和韩琦等人都急切的想改造大宋,各种新政不断出现,恨不能一夜之间施行于全国。

  可赵顼竟然不急不躁,这个就有些难得了。

  赵祯说道:“大宋太大,对手太多,急不得。”

  他微微颔首,然后往大殿去了。

  韩琦等人站在原地,回味着他刚才的话,不禁有些痴了。

  “我等一把年纪都活到了什么身上去了?”

  曾公亮苦笑道:“大宋太大,不能急。对手太多……”

  三人面面相觑,欧阳修说道:“当年的那些对手都在呢!”

  韩琦低头,再度抬头时,眼中多了狠色,“那些杂种!他们蜂拥而至,在官场,在乡野,他们无所不在。上次我们失败了,那么这次呢?”

  “此次……”曾公亮眼神迷茫了一瞬,“此次定然能成功。”

  “不成功老夫就一头撞死在宫门外!”

  三个老汉意气风发的出去,路上遇到了庆宁宫出去找沈安的人回来,却是扑了个空。

  “沈安去哪了?”

  韩琦心情大好,就问了此人。

  “说是书院要开门。”

  “书院?”

  “对,还取名叫做什么……邙山书院。”

  卧槽!

  韩琦的眼皮子跳动了一下,说道:“邙山书院,这里面坐着的是人还是鬼?好歹也改个名字啊!这人怎么就那么倔呢!”

  “而且还是杂学,就怕没学生去呢!”

  三人相对一视,韩琦叹道:“他出了太学,自家弄了个书院,这就是自立门户的意思。可太学有解额,他的书院却得和汴梁的读书人去争……”

  “难啊!”说到科举,担任过考官的欧阳修最是清楚不过了,“汴梁这边的考生多如牛毛,还有不少外地附籍的考生,难度之大,让人心悸啊!”

  曾公亮觉得沈安太过倔强了些,“若是没人报名,他就剩下那几个学生支撑着,那可就难堪了。”

  “年轻人经受几次难堪不是坏事。”韩琦自己就经受过无数次难堪,早就免疫了,“到时候让他再回太学吧。”

  ……

  武学巷里,十三个学生站在沈安的身后,和他一起看着那个被绸布罩住了牌匾。

  “吉时该到了吧?”

  沈安有些不耐烦的问道。

  边上站着个道人,却是舍慧。

  舍慧同样有些焦躁,“贫道的一炉钢昨日炼坏了,正准备和道友们商议一番呢。这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