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9章 我们的身后就是汴梁_北宋大丈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一个女人的呼喊显得格外刺耳。

  “我们的身后就是汴梁!”

  有人热泪盈眶的道:“我等在汴梁风花雪月,他们在西北为国戍边,谁敢说他们是贼配军?谁?”

  “来,某这里有大车,某送你们回家!”

  一个车夫赶着大车出现了,那军士笑道:“多谢,不用了。”

  车夫不解的问道:“为何不用?”

  独腿军士说道:“今日坐了你的车倒是方便,可明日还得自己走……自己走很辛苦,到时某会怀念坐车的方便……日子总是要习惯的,享受了自己不该享受的东西,不好。”

  车夫愕然,看着三人相互搀扶着渐渐远去,渐渐的,一种莫名的感动升起,他牵着牛车过去,不由分说的道:“上来!都上来,以后要车只管说,某带你们,不要钱!”

  那三个军士只是摇头,车夫喊道:“来个人,扶他们上来。”

  “好汉子!”

  有人夸赞着,然后过去把那三个军士架上了牛车。

  “这……”

  三个军士今日被沈安叫来,只想把自己多年的从军感悟说出来,为那些战殁的兄弟家眷尽一份心,可没想到竟然遭遇了热情。

  他们不知所措的坐在牛车上,看着那些热情的脸,恍然如梦。

  “某要捐钱!”

  一个男子走过来,放了十多枚铜钱进去。

  他抬头认真的道:“他们都是好汉子,不是贼配军。”

  苏轼点头。

  第二个上来的是个妇人,她的手粗糙灰黑,大抵是干粗活的。她抬头道:“奴却没多少钱……”

  苏轼微笑道:“多少都是心意。”

  妇人摸出了五枚铜钱,犹豫了一下后,她放了三枚铜钱进去,然后歉然道:“等明日……明日奴还能给三个铜钱。”

  苏轼点头,此刻他没法说话,一种说不出的情绪堵住了他的咽喉。

  接下来百姓们蜂拥而至,很快铜钱就装满了大木盆,随后铜钱满了出来,渐渐堆满了周围的地面。

  钱堆越发的高大了。

  “他们是好汉子!”

  苏轼点头:“是。”

  当一个孩子拿着一枚铜钱过来时,苏轼有些意外。

  孩子很认真的把铜钱放下,抬头道:“我爹爹就是武人,他不是贼配军!”

  苏轼的眼中多了泪水,努力撇开嘴道:“好。”

  他觉得自己受到了一次教育,经历了一次最震撼的体验。

  韩琦等人全程看了这一幕,个个面色凝重。

  “很可怕!”

  韩琦策马回头,说道:“那些百姓被一番话就说的热泪盈眶……”

  曾公亮吸吸鼻子,说道:“韩相,好像你的眼睛也红了?”

  “没有的事,某只是……刚才风好大。”

  韩琦喃喃的道:“老夫想起了当年……那些百姓拦着老夫,问他们的子弟呢,老夫无言以对,五内俱焚……如今看着这一幕,老夫不禁就想到了当年,那时的大宋虽然问题多,可却朝气蓬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