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一章 杰书入闽_我乃郑氏四代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不再次低下身段主动向郑克臧表示称臣之意。

  这次王恒学聪明了,派遣了一个招降的秀才担任使者,最终顺利的见到了郑克臧。

  郑克臧对册封王恒官位的事情满口答应,反正不费明郑一兵一卒,只是给个名头的事情,随时可以再找个借口给他撸了。

  既然要给那些义军名分,那索性做的再周到些,不光是王恒,连带着王恒手下的将领们也都获得了加盖着招讨大将军和延平王印章的正式官身文书,惠而不费。

  而对王恒请求延平王发兵援助江西的要求,郑克臧则以兵力不足为由予以拒绝,但答应尽快攻下闽西,摆出要进兵江西的姿态帮助王恒减缓压力。

  事实上郑克臧确实履行了这一承诺,在攻占下汀州府后,建宁和汀州的明军做出要向西进攻江西的姿态。

  这让江西巡抚宋荦大为紧张,不得不暂缓了围剿王恒的行动,调集军队向赣闽边境聚集,谨防明军趁机攻入江西与王恒部合流。

  明军帮忙分担了压力让王恒的日子短暂好过了一段,渐渐有些死灰复燃卷土重来的意思。

  但很快康亲王杰书的到来让明军开始了防御收缩,聚集在闽赣边境的军队统统撤离。

  等康亲王的数万大军在闽北受挫转道进入江西后,王恒深感恐惧,他召集麾下精兵趁乱流窜到了湖南。

  这次杰书的大军没有再被阻挡在福建省外,他们很顺利的翻越了不在明军控制区域的武夷山中北端山区,顺利进入了福建邵武府与驻守在此处的姚启圣汇合到一处。

  即便战事紧急,但该有的礼节还是要有的,姚启圣、喇哈达连带着邵武府的文武官员们在城中最好的酒楼设宴为康亲王杰书接风洗尘。

  在三藩之乱时,康亲王杰书便在浙、闽地区转战了六年之久,此次重回福建让他感触颇深。

  杰书生于顺治二年(1645),如今刚刚四十岁,正是一个男人年富力强之时。

  更何况这位王爷在而立之年时便以实打实的战功奠定了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

  作为站在帝国顶层的那一小撮人,杰书对目前福建的战局有自己的看法。

  在宴席上,他先是温柔可亲连连夸奖姚启圣忠心可嘉,在面对强敌时尚苦苦支撑着福建的局面。

  紧接着立刻变颜作色,当着众臣的面厉声呵斥喇哈达丢了满洲勋贵的脸面。

  被杰书训斥的喇哈达如霜打的茄子一般,跪在地上不发一言。

  杰书当场下令让身边亲兵将喇哈达的顶戴官袍全部扒下,押到邵武监狱看管起来,等着战事结束后押送回京处理。

  这个下马威让福建一众文武官员不自觉地将身子坐直,所有人包括姚启圣都没有开口说话,静静等待着王爷的训示。

  卸下了戎装的杰书此时穿着亲王常服,与当今万岁爷有几分相似的脸庞沉甸甸的让人不敢多看。

  福建众文武等了半天后并没有得到杰书进一步的指示,他只是微微叹了口气感慨了一句国事艰难,随即示意众人先动筷吃饭。

  宴席上的菜肴十分简陋,杰书一边咀嚼眉头一边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