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九章 荷兰人在行动(下)_我乃郑氏四代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亢,似乎世间再无其他事能让他改变这种态度。

  “无论如何,希望贵方能尽快给予答复,拖延是没有用的,若长久地等不到回信,康布豪斯总督将会毫不犹豫地诉诸于武力。”

  “让他来就是了!”,谢万生轻蔑地回应道。

  初次接触不欢而散。

  马尔科一行人被马震以保护之名软禁了起来。

  明军水师扩大了巡逻的范围,垄川城的改造工程也在马震的严令下进一步加快。

  马震并不是故意要拖延,此事确实不在他的权限范围内。

  他将荷兰人的条件详细地写成奏报派人送回东宁,并请求殿下尽快定下派遣至垄川的官员以应对外交、商贸和民生等方面事务。

  马尔科也并非尽是虚言恫吓,一直未能得到回信的康布豪斯很快采取了激进的行为。

  冲突率先在海上爆发。

  荷兰风帆战列舰拉尔夫号正沿着爪哇岛北部缓缓航行。

  这是一艘典型的三级战列舰,与东宁建造的六艘盖伦战船属于同一级别。

  拉尔夫号长度约五十米,载炮共计56门,在它身后还跟着数艘荷属东印度公司的克拉克武装商船。

  1677年英国海军将一级战列舰定为90-100炮,二级舰80炮以上,三级舰48-60炮,这也成为了各国通认的标准。

  但大部分国家的主力舰都是三级舰,在东亚欧洲各国最大的战船也都是三级舰,数量还很稀少,更多的是四级舰及以下。

  在整个17世纪,一级甚至二级战列舰都非常稀缺,以至于基本上是作为各国国王的“御舰”和舰队司令的“旗舰”来显示王国和海军的强大。

  而因为其吨位过于庞大,重心又高,能在海战中发挥作用的十分少见。

  如法国海军一级战列舰“太阳王路易”号,是法国海军吨位最大的“总旗舰”,却被火攻船烧毁,实战性很差。

  而一、二级战列舰要远涉重洋开到东亚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会沉在路上,没有国家会冒这样的风险。

  即便是三级舰也很少会远涉重洋,更多地是在各国近海和地中海活动。

  作为在南洋实力最强的荷兰人,在巴达维亚也不过只有三艘三级战列舰,拉尔夫号便是其中之一。

  拉尔夫号年轻的舰长,海军军官卡萨多出身于贵族家庭,他在面对底层的水手时有着天然的优越感。

  不似常年混迹海上邋里邋遢的水手,他十分注重个人仪表的整洁。

  头戴宽边大檐帽,肩披荷兰风的大翻领,银色的胸甲锃光瓦亮,环披的海军金色肩章擦拭的一尘不染。

  下半身穿着克尤罗特半截裤,脚蹬水桶型的长筒靴,腰佩着细长的西洋刺剑,好一个风度翩翩的帅小伙。

  卡萨多站在甲板上对龟速行驶的拉尔夫号十分不满。

  爪哇岛位于赤道无风带,在这一片海域前行无法借助风力。

  这对这个时代以风帆为主要动力的舰船来说是一个硬伤,对荷兰的海军战船来说是如此,对明郑的水师亦是。

  缓慢的行驶速度让突袭接舷战几乎没有可能。

  明荷双方都很清楚,在此处的战斗将是火力上的比拼,而在这方面,卡萨多自信联省的海军绝不会输给一个东方国度。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