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六章 差距巨大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的建议中,强烈要求家人一定要按照官府的要求,进行农场化经营,将零散的土地通过置换、买卖等方式进行成片化经营。

  至于大量进行农场经营会导致大量的百姓失去土地,成为无产者,两人知道这就是华夏的基本国策。农业从业人口减少,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土地不会被过度开发。

  尤其是西北地区,本身就是土地贫瘠、气候干旱,一旦人口无限制增加,遇到天灾人祸,必然会再次出现明末那种大规模的流民造反事件。

  对于失地百姓的安置问题,华夏官府已经有了非常细致的安排,一部分家庭会被分流到华夏新开拓的土地上进行耕种,一部分会被安置到城市的工厂中转职成为工人。

  原则上北方人向外东北迁徙,南方人向南洋迁徙,当然一些自发的移民行为,只要不违反官府的规定,官府也不会进行阻拦。

  陈廷敬与张英二人,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都在深入地研究华夏的各种政策,以及推行这种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两人都是一代人杰,经过仔细研究后发现,华夏出台的这些新政,几乎每一条都是针对华夏历朝历代的弊政进行最优化的处置。

  首先华夏没有进行激烈的均田运动,将士绅大户的土地平均分配给普通百姓,以获取普通百姓的支持,取而代之的是扩大土地的拥有量,通过开发南洋获得大量的土地,用以安置无地的赤贫百姓,以获取这些赤贫百姓的拥护。

  华夏军队的兵员大部分就来自于这些家庭的子弟,他们在获得了土地,并在南洋各地扎下根基之后,必然会对华夏官非常拥护。

  他们会担心如今的好日子有一天被人抢走,为了不让这种事情发生,这些移民家庭在自家还不怎么富裕的情况下,毅然地将自家的儿子送进军队,只为保证自家来之不易的生活不被人抢走。

  张英与陈廷敬在承天府走访了很多的移民家庭,这些家庭在承天府这样的繁华之地日子过不是很好,比不上城里的工人家庭。

  可是他们却非常的满足,因为他们在大陆老家的时候,这样的日子想都不敢想,不但能够吃饱穿暖,还能天天吃鱼,隔三差五地吃顿肉。

  两人看的越多,就对满清越是绝望,这样的一个朝气蓬勃的势力又怎么能是满清这样的只知盘剥不知建设的势力能够抗衡的。

  因此二人从福建登陆之后,就想着如何帮着华夏尽快的统一天下,让华夏百姓少流一点儿血,多保留一些元气,这么多年华夏百姓的血流的太多了。

  在承天府的时候,两人不止一次听何斌等人谈起过,华夏不以满清为主要敌人的说法,华夏上下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无论是关外的满蒙,还是西南苗黎都是华夏的一份子,无论是谁得了天下都是华夏内部的话语权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