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节_406_龟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黄耆桂枝五物汤方

  黄耆三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一方有人参)

  □

  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

  【注】

  男子平人。应得四时五藏平脉,今六脉大而极虚,非平人之脉也。然大而无力,劳役伤脾气也,极虚者,内损肾阴精也,此皆欲作虚劳之候,故有如是之诊也。

  【集注】

  李□曰:平人者,形如无病之人,经云:脉病人不病者是也。劳则体疲于外,气耗于中,脉大非气盛也,重按必空濡,乃外有余而内不足之象,脉极虚则精气耗矣。盖大者,劳脉之外暴者也;极虚者,劳脉之内衰者也。

  魏荔彤曰:夫男子平人,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脉大者,邪气盛也,极虚者,精气夺也。以二句揭虚劳之总,而未尝言其大在何脉?虚在何经?是在主治者,随五劳七伤之故而谛审之也。

  □

  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者,痹侠背行。若肠鸣、马刀、侠瘿者,皆为劳得之。

  【按】

  「若肠鸣」三字,与上下文不属,必是错简。侠瘿之「瘿」字,当是「瘰」字。每经此证,先劳后瘰、先瘰后劳者有之,从未见劳瘿先后病也,必是传写之□。

  【注】平人年二、三十,常得大脉者,则多病劳。若人年已五、六十,其脉亦大,不即病劳者,以气血虽虚,而火自微也,火微故不病劳也。虽不病劳,然气血荣卫虚痹不行,故为马刀、鼠疮、侠瘰也。此发明脉大虽同,为病不同之义也。

  □

  劳之为病,其脉浮大,手足烦,春夏剧,秋冬差,阴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按】

  阴寒精自出之「寒」字,当是「虚」字,是传写之□。

  【注】

  此言浮大为劳,以详其证也。手足烦,即今之虚劳,五心烦热,阴虚不能藏阳也。阴虚精自出,即今之虚劳遗精,阴虚不能固守也。酸削不能行,即今之虚劳膝酸,削瘦骨痿不能起于床也。夫春夏阳也,阴虚不胜其阳,故剧;秋冬阴也,阴虚得位自起,故差。

  【集注】

  徐彬曰:脉大既为劳矣,更加浮,其证则手足烦,盖阴既不足而阳必盛也。于是春夏助其阳则剧,秋冬助其阴则差。阴虚而精自出者,久则酸削不能行矣。

  程林曰:「寒」字作「虚」字看,阴虚则气不守,而精自出矣。

  李□曰:脉浮大者,里虚而气暴于外也。四肢者,诸阳之本,劳则阳耗,阴虚而生内热,故手足烦。凡劳伤多属阴虚,当春夏木火盛炎之际,气浮于外则里愈虚,故剧:

  秋冬金水相生之候,气敛于内则外不扰,故差也。肾藏精,精自出者,肾水不藏也,肾主骨,故酸削而不能行也。

  □

  男子脉虚沉弦,无寒热,短气里急,小便不利,面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