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一回 辉瑞的困惑_1949我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没能得到生产技术,乌布里希也没太在意,毕竟在他看来,此时的中国,估计也只有生产青霉素的技术能够算是看家本领了,既然是唯一的看家法宝,自然是没有国家愿意提供出来的。

  双方约定,这笔货款按照当时的汇率折合成东德马克支付。

  之所以中国政府答应收东德马克,这是因为,按照小强的计划,未来中国要从东德引进大量工程师人才,所以这笔钱是能够花的出去的。退一万步说,即使存在手里,将来一旦东西德合并,作为国际社会同意合并的一大条件,西德可是同意等值兑换所有东德马克为西德马克的。这对于中国来说,只不过换了个欠债的主罢了。

  而随着拜耳青霉素的大量冲击市场,美国辉瑞制药即使再迟钝,也发现了情况不妙。辉瑞制药和美国其他生产青霉素的药厂的海外市场目前已经完全被击溃,由于拜耳医药的超低价,辉瑞发现,按照目前的市场价销售生产青霉素,已经完全无利可图了。

  目前辉瑞只能仗着本土优势和医药行业内的壁垒垄断,维持着美国国内的销售,即便如此,2美金一盒的售价还是令美国国内的各大医院的医生和药店诟病不已。纽约慈爱医院的院长甚至已经公开质询辉瑞,为何美国的青霉素卖的比巴西还贵!

  这叫辉瑞如何能够应答?

  2011的每只80万单位的青霉素批发价只要元,折合成1950的六只一盒只要3元,而中国政府的供货价是美金,这个面值的美金折算黄金后,在2011的价值是二百多元,其中有70多倍的利润!虽然小强采购的是桶装青霉素干粉,价格极低,但是经过1950的低效高成本分装后,价格也就和采购原装单只差不多了。不过为了培养1950的工人和工厂,小强自然不会去采购成品的单只青霉素。

  好在由于青霉素价格跌了20倍,市场的用量也扩大了将近十倍,美国辉瑞和英国葛兰素威康倒也不愁卖不出去产品,也不至于要关闭生产线,尽管按照目前的势头来看,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纽约曼哈顿上城区的杜洛克国际贸易公司老板杜洛克今天心情很好,他从香港订货的第一批价值五万美金的青霉素到了,刨去海运费用,从星光行手里以1美金的批发价采购的六只一盒的青霉素到岸价为美金,药品这东西不占地方,海运费就显得很便宜,加上美国政府的15%的药品关税,每只也仅仅成本美金。

  杜洛克的销售员前期联系了一批东海岸的小药店老板和小诊所的医生,结果当这批青霉素还在海上飘着的时候,就已经被预定一空了。以至于杜洛克不得不吩咐他的香港代理人再采购第二批。

  之所以卖的这样火爆,因为杜洛克的定价是美金一盒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