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46章 若要人不知(求月票)_锦衣状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籍之人。

  ……

  杨慎摇头道:“题都开了,现在还要再把考卷给合上吗?既然我已做了恶人,也不介意把恶人做到底。”

  ……

  蒋冕点头同意此等说法。

  蒋冕显然对杨慎的动机有了怀疑,但他没有实证,又不能直接去找杨慎求证,当即摆摆手道:“问用修本人,便不必了,你们对他升侍讲学士之事,有何见解?”

  ……

  石珤道:“用修先前对议礼之事激烈上奏,联名者众多,可在陛下将奏疏打回来后,他突然便偃旗息鼓了,而后又在敬道参劾京师刊印议礼书籍之人的奏疏上联名,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蒋冕拿出一份上奏的关白,递给石、丰二人看,在看的时候顺带做了注释:“这是敬道有关查究京师刊印议礼书籍之人的上奏,联名者颇多,基本都是翰苑中人,用修等人也在其列。”

  当他再来到翰林院时,明显能感觉到同僚对他的疏远。

  “怎么讲?”丰熙不解。

  石珤继续道:“如今京师刊印议礼书籍之人,多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也基本是议礼派的投机者,却有一人,乃南京侯廷训,他的大礼辨在京师中传诵甚广,要查问刊印议礼书籍之事,必然会牵扯出侯廷训,难道用修不知道如此会让侯廷训落罪?”

  丰熙这才意识到,原来石珤对杨慎也开始产生怀疑。

  “说来也是,陛下居然能早早提及此事?”蒋冕也想到石珤和丰熙曾跟他说过,皇帝要升杨慎之事。

  朱浩笑着摆摆手:“为陛下谋事,不一定非要走在前台来……张公公早些回宫去吧。在下也要告辞,去做别的事了。”

  杨慎苦笑了一下,余承勋的话听起来很真诚,可杨慎毕竟内心有愧。

  因为杨慎的确跟皇帝那边做了一些私下交易。

  蒋冕走后,丰熙和石珤坐下来自行商谈。

  蒋冕显然对朱浩的背景更为了解,有关朱浩出身之事,也没有过多评价。

  杨慎显得有些丧气:“懋功,你是来道贺的,还是来质问我的?”

  蒋冕也没想到,朱浩居然有官不当,有职位不履行。

  “呵呵。”

  京城中很多士子得知写《大礼辨》的侯廷训都被拿了,顿时噤若寒蝉,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

  丰熙继续道:“中堂,用修态度端正,在大礼议上一向都是后辈中敢为人先的存在,哪怕他在这样一份奏疏上联名,也不能说明问题吧?”

  杨慎作为与朱浩一同联名之人,事后成为舆论中心,因为皇帝跟几位翰林学士商议,升杨慎为侍讲学士,一下子杨慎便成为了翰林院中最年轻的学士。

  丰熙苦笑:“或许也是出自孙部堂授意吧……敬道对于自己的差事一向都很懈怠,看不出这孩子有何上进心,说来也是让人费解。会不会跟他的出身有关?”

  石珤领会了蒋冕的精神,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