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1章 海域和轨道_回到明末建工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世,曾经是远东渔业、毛皮贸易的中心,也是俄国航海家白令的基地。

  海岸的东对边,就是半个世界范围有军事意义的堪察加半岛。

  可狗剩他们是再沿着海岸往南走。

  这样看来,就是到了建奴的大后方,曾经野人女真(东海女真)的地盘所在。

  曾经的野人女真,对之于建奴,就相当于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对之于中原。

  野人女真经常南下,以劫掠建奴为业,更为的嗜血野蛮,很长一段时间里,让建州的女真部落闻风丧胆。

  只是在努尔哈赤崛起后,凭利用谋略和武力,逐步统一了北面。

  “地图上指点江山的容易,但实际上探索,中间阻碍不知道有多少。

  插遍旗帜,还算需要很长时间。

  但是在山林地貌里,灵活的骆驼炮兵或许能发挥巨大作用。

  现在人口足够可观了,可以组织一些探险的人。

  派一些人进山林练兵也不错......”

  陆舟自言自语,于是又把陆大叫了过来。

  嘱咐着再挑选出三百名精干的士兵,下一次狗剩再出去的时候,就带上。

  主要是往建奴的大后方去探索,想必现在皇台吉全力在打朝鲜,精锐尽数调到辽东之地。

  后方肯定是空虚的。

  “主子,还有一件事情,老张头那边说,北面的木轨已经铺好了,要不要去看一下?”

  陆大试探着问道。

  今年的土石跟木材都收集足够,其实再建木轨也用不上,等下雪了以后,就是用雪橇了。

  “北面的木轨滑车已经铺设好了?”

  陆舟听言却是有着兴趣。

  “嗯,已经铺设好了,车子运着石土,最远能到原先要一天路程的地方。

  这两个月,庄子里的人口暴增,投靠的散部也多,就都被安排在北面尝试着铺路轨了。”

  陆大点着脑袋说道。

  陆舟闻言也不耽搁,他很久没有往庄子的北面视察了,只知道那边建了不少的采矿小屋。

  如果有需要的话,哪怕是在冬季,也可以大量的生产。

  陆舟骑着马来到北门,这时的一群匠工,已经开始试车了。

  其实木轨这种东西,最早在秦时就有了。

  枕木的上边再搭上硬木做轨道,马拉的车子行驶在上边,能够承载原先两到三倍重的货物,速度也能更快。

  在部分地区能够适用,缺点是不好刹车,马跑起来就不能轻易止住,没有刹车装置,就需要用专门的站点减速。

  要是在中原的话,这也相当于是古代的高铁。

  按照徐光明的说法,太平年间,从京师到扬州,部分道路也有木轨。

  但在陆舟这里,就只是用来运送土石的,因为如果运人的话,暂时还是有些危险。

  除非是把轴承这类传动装置做出来,刹车跟减速装置完善,以后货物运输上的许多方面,就可以更进一步。

  “老张头啊,以后要开始研究一下,将这些木头,都换成铁轨,以后咱们还要铺铁路......”

  陆舟对着老张头吩咐道。

  “铁路?”

  “嗯,铁路就是在木柜的基础上,换为精铁铺路。

  这项工程,也得要加进研究院的项目里,尽早设计出方案......”

  陆舟又简单把自己的设想说了一遍,老张头听得一愣一愣的。

  其实刚开始使用木材,还是因为便于铺设加工。

  就陆庄现在的这条木轨而言,使用的年限不高,而且质量不稳定,短程拉一些石土和木材没问题。

  适合在工地建设的初期使用。

  如果要是全部换成铁轨的话,那么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样就意味着,有了可以远程快速运输的能力,这个运输能力还很稳定。

  不仅可以大量运兵运民,重点是可以紧急调运重型火炮。

  而且在陆舟看来,是否有蒸汽机,与铁路的铺设并不冲突。

  以现在的条件来看,等蒸汽机弄出来再想铁路,显得就有些晚了,那也完全没有必要。

  有了铁路,以后就能越过荒芜,控制更远的地方。

  “明白了.......”

  老张头连忙答应着,有这条木轨成功的示例在前,等加工机床完善之后,铁路其实不算遥远。

  就是用精铁铺路,听起来是那么的奢侈。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