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三十五章 广而告之_明末试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朝廷吏部铨选官员,人多官少,一位有功名的举人、进士,往往需要数年,有的需要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铨选获得官职。如果又有武将可以转成文官,天下卫所世袭官员不知有多少,还有文官的出路吗?他们作为百官的代表,不得不有所表态反对。现在皇帝有所表态,不会滥用武官转换文官,他们作为臣子的,也不敢、不能逼迫皇帝。何况崇祯皇帝聪睿无比,他们岂敢做得过分?“还有何事,一起说来。”崇祯皇帝道。周大虎又站出来道“臣这次进京还带着喀喇沁、土默特、归化城土默特、鄂尔多斯四部首领前来觐见皇帝陛下,目前由鸿胪寺、礼部主客司接待,还请陛下尽早召见,定下名分礼遇,确保我大明草原边塞长治久安。”“不过在此之前,诚恳请朝廷制定一个针对蒙古女真等部落爵位制度,以适应他们这些人的传统和习俗习惯。当下功臣封爵体系、皇族封赏体系,臣认为都不适应。前些日子朝廷的爵位修改,还是在军功和皇室勋爵上修改着墨,但是这样,容易混乱,朝廷应当内外有别,重新制定定为制度。”“这关系着我大明制约蒙古各部的基本制度,还请我大明可以多多参考建虏控制蒙古各部的政策和手段,以有效治理控制蒙古各部。”周大虎刚说完,内阁辅臣贺逢圣也进谏道“微臣去了一趟宣大,和蒙古几部的人接触过,他们的部落首领叫法却是与我等大明的爵位都不一样。比如他们一些首领叫贝勒,儿子都叫台吉,还有塔布囊是只有同成吉思汗后裔结婚者才能如此称呼的称号,微臣查问了建虏的封爵内容,以及拿的供养的食禄待遇数量,有很大的借鉴的意义。这些蒙古王公贵族爵位很高,但是只是名义上和礼仪上以及食禄上的待遇,只是管理内部部落事务,不会牵涉建虏内部的权力运作,位尊权小还是自己那一摊子,我大明可用。”“还有经臣查访询问被俘的原建虏蒙古衙门承政等人,发现建虏在归附的蒙古各部清查人丁、编立户口,登记造册,实行推恩令,将部落首领兄弟儿子各自分开各领一旗,部落权利人员兵马分散,更有利于建虏控制蒙古各部,此策受到蒙古各部欢迎并不抵触,大明当借鉴之。”大明的这些重臣能做到这个位置上,岂是泛泛之辈?史书典故信手拈来,历代朝廷利弊得失也是熟读于胸。同僚贺逢圣这么一说,殿中的这些重臣都意识到了建虏这么做的诸多好处。立即出列给与赞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蒙古各部依附归顺大明,也应当善用现成的例子我为所用。很快一道圣旨下达,令内阁辅臣贺逢圣领衔礼部等有司衙门,制定蒙古爵位、以及有关蒙古事物的政策。同时决定七天后召见蒙古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