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二十章 关宁锦三城_明末试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此再过数年,士气尽失,何能再战?当务之急,当是振奋军心士气。最好的振奋,就是一个胜仗。一番询问之后,稍作休息,孙承宗又开始在城中到处看看,察看城墙、火炮、值守等军务情况。又看了看城内演武场上兵士的演练。虽然有给他表演的成分,但他还是表扬了一番演练兵丁,并当场奖励了一些演练突出的兵将。在中前所歇息一夜后,孙承宗马不停蹄的直奔下一站前屯卫城,距离也是三十里。在前屯卫城和中后所各停留数天后,孙承宗到了辽西关宁锦重要的节点,宁远城。宁远到山海关约二百里,宁远到锦州也是约二百里,因此,宁远成了明末辽西防线的重要节点。也是辽西走廊防御的三大重镇之一。三大重镇即山海关、宁远、锦州、宁远卫城,本广宁前屯中屯二卫地,无城郭,明宣德三年,总兵巫凯请分二卫地建宁远卫城,周围五里一百九十六步,高三丈,池周围七里八步,深一丈五尺,门四,东曰春和,南曰延辉,西曰永宁,北曰威远。其后增筑,门四,东曰远安,南曰永清,西曰迎恩,北曰大定。四角俱设层楼。内城周围五里一百九十步,外城周围九里一百二十四步。成为一座大城和军事重地。此地也是原辽东巡抚方一藻驻节之地。这次崇祯皇帝为了辽西事权统一,撤销了辽东巡抚一职。这一路看过来。有喜有忧。作为和建虏对峙的前线,军饷器械优先供应的辽东兵马,比内地的兵马强不少。但是精气神上,却是得过且过、随波逐流的状态。这样却也是符合现实的情况。除了常规的官员会见,他还专门到附近小型军堡察看民情和防御,只是这么一看,卫所军户都在种田,完全没有了兵丁的样子。这也不能怪这些卫所。实在是这里名为前线,但离驻有清兵的牛庄足有数百里,离沈阳盛京更是有千里之遥。建虏在绕道蒙古攻打京畿等地时,才会派兵过来牵制一番。而在平时机乎都不会过来,就是来了,也是一些小股部队。没有主动出击的想法,种田生活也都成了必然的选项。没了希望,就会如此么?跟着孙承宗身边的胡铁柱看着眼前的一切,心头有些压抑。再看这些兵马,他也是摇摇头,从流贼到成为大帅周大虎的绝对心腹,他打过太多的仗。打过官军、又打过流贼、土寇,也和建虏厮杀过多场,除了踏实的训练,还有就是一股精气神,敢战不怕死的精神,我死也要砍死一个敌人的精气神。但眼前的这些兵马,身材魁梧,却是明显训练不足,军纪不彰。这样的兵和建虏打仗,顺风可以,一旦陷入逆境,恐立即就会军阵崩溃,四散而逃。这样的兵,是打不过建虏的。孙承宗感受到了胡铁柱的情绪波动,便问道:铁柱,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