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五十四章 京营之事_明末试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皇帝坐了十年皇位,已经很是了解文官集团的脾性。如果他敢听从周大虎的上疏,将魏忠贤一二等之外的钦定逆案大臣名单平反,或者赦免准其返回官场,不管是感情上还是利益上,朝中的文官们,定会群而起之反对。严重的话,会使得朝廷停政,衙门停摆关门的严重后果。在此天下内忧外患的时候,这种情况是朝廷难以承受之重。不过一些单个案例,和别的案件,倒是可以改变一下。比如熊廷弼。他听周大虎多次所言,倒是懂了对方的意思。凡是有争议与建虏有关而死的大臣,只要以前有功劳的,都要平反以激励全国抗虏之心。毕竟建虏是当前大明最大最严重的外患。时刻威胁着京师和北直隶。崇祯皇帝对着孙承宗和周大虎说道,“孙老先生晚走一天,朕决定给熊廷弼恢复原官,朝廷祭葬,荫一子入国子监。但愿此举能激发大明万众一心恢复辽东之心。”晚走一天处理此事倒是无所谓,但是……在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孙承宗开口道,“朝廷明旨,督抚一体同罪,平反了原辽东经略熊廷弼,原广宁巡抚王化贞怎么办?朝廷要么一体平反,要么一起不平反。”崇祯皇帝皱眉道,“失陷封疆,丢失广宁和十万百姓,朝廷总不能都给其平反?如此,朝廷法度不就是成为了摆设,如同虚设?”王化贞,周大虎倒是有所了解,其人主张以进攻为主。王化贞对保卫辽西主张,不战必不可守,不过辽河必不可战。毛文龙创建东江镇,就是王化贞积极出战而派遣。更何况,当时建虏新下沈阳辽阳,辽西风声鹤唳,人心不稳,其人收留难民,率领一支弱军,把守孤城,斗志不减,安抚蒙古各部,功劳不小。但还是一句话,大明兵将军纪涣散,训练不彰,一触救溃。遇上巅峰战力的努尔哈赤所领的建虏精锐大军,不管文官是谁,都是战败一途,别无出路。王化贞之死,一直拖到崇祯五年才执行。拖到这么长时间,就是大明内部对王化贞处于极刑分歧很大。周大虎建议道,“微臣还是一句话,当时的辽西,已经如惊弓之鸟,换成谁,都是丢失广宁的结果,臣建义,一体平反复官,照顾其家人。”崇祯皇帝有些纠结,熊廷弼好说,那是因为其是在天启五年而死。而王化贞,则是就在他自己手中执行的死刑。为其平反,就是打自己的脸。崇祯皇帝不知道的是,他杀的人,在其上吊煤山后,新成立的弘光朝,不断地给人平反,党争更加的激烈,期间更是搬出了《三朝会典》来互相斗争。最后弘光朝一年而亡。不少的魏逆党人,被平反。其中许多人,如张瑞图被唐王朱律键平反。崇祯皇帝叹了一口气,道,“念其有功,前事不追,一体平反吧。”说完此话,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