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三十九章 纳款言和之事_明末试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皇帝听着周大虎和程国祥的话,眼中光芒闪烁,不断的思考者二人所说的话。兵部尚书杨嗣昌思考着问题,不一时,他看向周大虎问道,“安置降贼和流民,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和严重的负担,地方上谁会接收?总不能让京师接收吧?”这个问题周大虎倒是不在乎。后世,十几亿人都能养活,现在经过兵祸蹂躏,地广人稀,乡村残败,土地大量撂荒,土地多的是,只要投入一些钱粮,做好水利基础设施,养活人员真不是太难,而且还有利可图。周大虎道,“如果朝廷和皇上同意,臣愿意接受所有投降的流贼和其裹挟的流民百姓,但是皇上得划一地数府进行安置,税粮留存多一些,由臣举荐一名主要官员统一管理安置,定不会出乱。”“胡闹,你的任务就是带兵打仗,怎能又插手政务,惹人非议?”一直没有吭声的孙承宗冷哼一声,喝斥而道。周大虎没有说话。但也知道孙老呵斥他是为他好。他手中有近五万的的私兵乡勇,又现在要地要官,当然会早晚惹来一些闲言风雨,在这天下动荡的时候,此事极易发生让朝廷和皇上的猜疑之心。多少名臣骁将,就是因君臣猜疑,最后不得善终。甚至是鱼死网破,糜祸江山天下。军机房中的几位大臣也是心中明白,周大虎越界了。手中有兵,还要自己举荐数府之地的主官,有兵有地盘,这是想干什么?想学唐朝的藩镇割据?就是没有此意,大明也决不能出现这样的苗头。本来大家都以为的皇上怒斥之举,却并没有出现。只见崇祯皇帝沉思了半天后,看向房中几位大臣道,“各位臣工不必多想,朕对周爱卿是绝对的信任,朕一直以来对朝廷之中有关的文武使用经纬分明,有些思考。古之朝代,大臣出则为将,入则为相,何尝有文武之分?但今天下,文武泾渭分明,各行其道,互不相关。”“官分文武,惟王之二术也,先秦时期,孔圣师即云,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之朝廷但有需要,常常有大将转任宰相,文臣出任将帅,可文武兼任和互换。”“朕亦有改变文武固化之意,不分文武、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只要能胜任者,武将也可担任督抚之职,文臣也可担任参副将一镇总兵。把总也可担任知县之职,知县也可担任千总守备等职。当然文官胜任担任武职者,加两级使用,但有战功者,转回文官时,加一级使用。”周大虎第一个跳了出来,大声道,“微臣支持圣上此举,皇上由此举行动,将会大大扩展用人灵活性。尤其是在流贼活动频繁的地方,大量的知县等一批文官出缺,长期不能补足,严重影响当地官府运转,进行守御和生产。这些基层地方官员,身处流贼肆虐的中心地带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