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二十八章 郑鄤之案_明末试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刑部尚书冯英听到郑鄤的案件,藏在袖袍里的手抖了一下,还是坚定的向前迈出一步道,“经臣和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二人共同审理,查的其与郑鄤同乡常州府的中书舍人许曦,弹劾郑鄤‘不孝杖母’和‘奸妹’两事,即其郑鄤假箕仙幻术,蛊惑伊父郑振先无端披剃,义假箕仙批词,迫其父以杖母之事,多是道听途说,并无确切证据,微臣建议销案释放郑鄤,其他事由由其他部堂处理。”

  崇祯皇帝眼色凌厉又看向锦衣卫指挥使吴孟明问道,“可是如此?”

  吴孟明低着头上前一步道,“确实如此。”

  上面坐着的崇祯皇帝胸中起伏,显然对这个审理明显的不满。

  “此案震动天下,天下民情议论汹汹,众位爱卿可以就此现在上表意见,抒发自己意见,以防此案偏颇,有失公理。”

  崇祯皇帝这话直接表达了对此案的审议结果的不满意。更是鼓励朝臣公开反对审理结果。

  此话一下子震得冯英和吴孟明二人脸色苍白,头脑发蒙,皇上对案件审理结果公开表达不满,让二人有些措不及防,二人很快就反应了过来,颤抖着上前几步,边走边脱下头上的乌纱帽,手捧官帽伏地叩首道,“臣有罪。”

  崇祯皇帝却没有理睬二人,而是看向众大臣。

  郑鄤之案当时名震京师天下,成为天下焦点。

  郑鄤,字谦止,号峚阳,明代常州横林人。进士郑振先之子,少有才名,随父讲学东林。明熹宗天启二年进士,授庶吉士,因上疏弹劾阉党,被降职外调,回籍候补。天启六年,杨涟、左光斗等六人遭入狱,郑......会之上开第一炮。

  周大虎上前几步,高声奏道,“末将有话启奏。”

  这个大嗓门一声下来,殿中各位重臣一看,是新晋的忠勇伯要发表意见,顿时安静了下来,大家都有看对方一个武将会说什么的看热闹心态。

  崇祯皇帝眉头一皱,有些意外,你一个打仗作战的武将站出来干什么?心中有狐疑,但他还是询问道,“爱卿对此案有意见”

  周大虎大声回道,“是有一些意见。”

  “那就讲吧。此案不管有什么意见,都可以畅所欲言。”崇祯皇帝说道。

  周大虎环视了一眼殿中众臣。缓声而道,“微臣出身山村乡野,经常听到村中有家庭吵架,但从来没有人主动的上前劝架。微臣那时候有些小,不懂,就问大人怎么不劝劝吵架的人呢?大人们却对我说,记住,人家家中的事,清官也难断家务事。还有,人家在打得头破血流,也是一家人,而劝话的人,再好再熟悉,也是一个外人。”

  周大虎的话一出,在场的都是百里挑一的大臣,一下子就明白了对方的话语。

  现场的许多人倒吸一口气,眼神复杂的看着周大虎,那意思很是明白,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