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二十五章 通州阎应元_明末试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至于一些人……”崇祯皇帝皱着眉头看着这一些名单,他都不认识,有些都没有官身,如这个什么江西袁州府分宜县学教谕宋应星、浙江海宁生员谈以训、上海县丞凌蒙初、通州吏员阎应元、浙江上虞人陈明遇、镇江府金坛人冯厚敦……”崇祯皇帝想了想,道:“官吏加二级在周大虎账下听用,白身者,授予从九品官身账下听用。”一边的王承恩实时轻拍了一下马屁,赶紧跪地道,“皇爷圣明。”朱由检心情不错,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王承恩道,“起来吧。”随即又拿起阁臣钱士升的引罪乞休上疏,看了一遍,轻叹道,“朕乃一时激语,何故阁臣如此惶恐不安?朕之挽留,也不敢有话再讲,于朕于卿皆是不好,此疏,朕准了。”提笔在上疏上圈了一个大大的准字。并下敕令道,“传旨,阁臣钱士升致士,朕准之,在朝期间,体忠忧国,劳苦功高,赐金银币,绸缎二表里,路费三十两,乘传驿,行人护送。”崇祯皇帝给与了一个阁臣应有的待遇和名分尊敬。第二日,辅臣钱士升接到了皇帝的批疏,跪地谢恩泪流满面,痛呼皇恩浩荡,很长时间才起来。其后在返家的路上作诗一首,其中有两句是表达心情的:“三年伴食惭无补,一去明心罪有余。”钱士升,1644年甲申之变后,与嘉兴知府钟鼎臣、给事中马嘉植、翰林屠象美等人举兵抗清,事败,削发为头陀,遁入放下庵出家为僧。1652年卒。……京师刑部大狱。一脸憔悴的原五省总督陈奇瑜,默默的坐在地上,静静的等候着朝廷的最后的旨意。他已经从一些同年那里知道,自己不会死,朝廷正在商议他的遣戍地点。像他这样的朝廷重臣被判遣戍的话,大多数都会遣戍到西南的边远地方,如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地,他正在等待结果。这一年多,他在监狱中时时回忆自己在车箱峡栈道自己失策,后悔无比没有看清流贼的无耻伪降,安排时估计不足,酿成大祸。自己一世英名,翻船于沟渠之中,悔之晚矣。流贼狡猾反复无常,决不能再信。唯有斩草除根,严厉镇杀,才是对付流贼的唯一之策和手段。陈奇瑜懊悔的轻叹一声道,“可惜,自己没有机会了……”他已被皇上除了官籍,一生再无做官的资格。正在他叹息的时候,牢房外面响起一阵脚步声,听着好像人数不少。陈奇瑜想到这个时间节点上,知道可能是自己的判决下来了。内容他早已经知道,只不过是地点未定,这是朝廷已经定了地点……?一位穿着绯红大袍官服的刑部侍郎和一名大理寺官员带着几名所部属衙门郎中,面无表情的宣读了圣旨。一读完,什么也没有说,直接退了出去。陈奇瑜谢恩过后一直愣在那里,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