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三节 问策(下)_伐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提供后勤支援。鳌拜以前就去四川和西营交过手,对地理比较熟悉,而且也曾建议顺治攻打四川,怎么看都是比较合适的统帅人选。

  但等李国英的奏章送到后,保皇派意识到进攻成都的难度比他们想象得还要大,立刻就开始打退堂鼓了――若是辅政大臣出马却无功而返的话,损害的不仅是保皇派的利益,对朝廷的威信也是进一步的打击。让亲王挂帅依旧不能考虑,若是亲王没有取得战果,这对朝廷声望的危害比辅政大臣督军还大,而且让亲王掌握兵权,朝廷里的人恐怕都会睡不好觉。

  辅政大臣不能去,亲王也不能去,那只能让川陕总督来负责了,这样即便不能攻占成都也不会造成太大的震动,而且也能堵住政敌的嘴。既然没有承担不起的后果,朝廷大员的心态也就平和了一些,最后朝廷虽然对外宣称是动对成都的进剿,但实际上已经把这次进攻的目标定为给四川明军一定的打击。

  不给李国英派援军是不可能的,现在谁都知道李国英的兵力不足以对付邓名,如果一个援兵都不派,先不可能取得任何战果,其次还会被政敌攻击――为了证明自己是真心实意地打算剿灭邓名、为先帝报仇,保皇派也得给李国英派点部队过去。

  “孙思克孙将军会赶到山西,带领着五万援兵(一万披甲,四万无甲)出,带着粮饷赶到西安。听说孙将军和张将军、赵将军他们都认识,关系也不错,孙将军更是将种,一定能助总督大人一臂之力。”

  “哎呀,原来是孙将军啊。”李国英当然知道孙思克,此人是旗人,他父亲孙得功从努尔哈赤时代就已经是旗人了,比李国英这种后来抬旗的人不同,已经称得上是满清的自己人了:“久仰孙将军大名,有孙将军来四川,我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如此就好。”使者笑道:“不过太皇太后的意思就是不要贪功冒进,不要有什么闪失,稳扎稳打为好,别

  让邓贼气焰更加嚣张。”

  “明白,明白。”李国英连连点头。虽然他是武将出身,政治嗅觉也不是很敏感,但事到如今再迟钝的人也听明白了běijing的意思。这明显就是做样子而已,仗是非打不可的,但喊得凶一些就行,běijing并不期待什么战果,这点从派孙思克来就很明显。孙思克之前唯一的经验就是参与征滇,那时他的职务不过是替朝廷监视吴三桂,而没有统帅过部队。

  “孙思克就是派来监视我的,这次加上山西的援军,我手中会有十万大军,朝廷不派个耳目来怎么放心?”李国英心里琢磨着,现在netg有五千披甲;赵良栋在陕西练兵半年多,也有了五千多披甲可用;甘陕各地的边防军刨除必要的留守外,再抽调出一万披甲来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