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四十一章 书籍和歌剧_回到山沟去种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明可以同《黍离》一起学习,难易结合,顺便教育孩子珍爱和平体惜民生,从小培育悲悯之心,这么好的机会怎么就白白放过呢?这盲教哑学,做给谁看呢?”

  副厅长有些不好接话,顿了一下说道:“这个……李老,我知道你教小孩子理解诗词,从来都不是一次只教一首,都是用几首诗相互串讲相互应证,但是也要请你理解,不是我们所有的教师都有您这信手拈来的水平。”

  “正因为有了这些乱象的苗头,才有了我们这次专程拜访。您老的课程我可是虚心拜领过,家里孩子也爱学,是真正从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起步,让他们完全理解深刻记忆,孩子说你的课上教的东西,他从来不用刻意背诵记忆,自然而然就学会了很多。”

  “最关键的,是你教会了他们一套独立学习和掌握国学知识的正确方法,可以说只要认真听过你的课的孩子,对国学的兴趣都会大增,对这门看似高深难以入手的学问,似乎很容易就能入门。”

  “因此为了更多的孩子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我恳求您,还有思远先生,将你们的讲稿予以出版,引领我们更多的孩子能够轻松地步入国学的殿堂。到今天我算是明白了,越是孩子启蒙的东西,越是需要大学问人。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推广,需要你们这样的大家来为孩子们领路。”

  李君阁大为惊讶,厉害啊,这都能掰回来,厅长大人的口才比我只好不差!

  老伯却奇怪道:“讲稿,我们没有啊?”

  副厅长这才反应过来,这两位似乎从来没有用过讲稿,都是随讲随写。

  心里暗自服气,想了一下又说道:“那这样,我们就把历次网络视频内容落实成文字,再送来请两位看看那些地方需要修改,你们定稿之后,我们负责出版发行,如何?”

  四爷爷说道:“这个我没什么意见,不过稿费什么的就用不着给我了,帮我捐给需要帮助的孩子们吧,反正这课程在网络上也是免费的,变成字了就收钱,没这道理。”

  副厅长说道:“这个我们下来再商量吧,还有就是这书名?”

  老伯说道:“古代有一本书叫《幼学琼林》,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是儿童学习国学的启蒙教材。里边也是讲述各种典故知识,所谓‘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会读书’。”

  “我父亲的课程可以算是深入浅出,看似随性,其实都是提纲挈领,其知识点的归类方法,有别于当前所有的教科书。父亲,要我说,就叫《琼林别藻》?用散文随笔的文体,每章课文给一个小标题,也符合我们讲课的风格。”

  副厅长笑道:“这名字雅驯,到时候还请良储老先生给提写一个书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