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零一章 果山卖茶_回到山沟去种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情好解决,我佛家的因果论,是为了使人充满希望,鼓足勇气,看清前途,掌握命运,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决不是反其道而行之,让善众陷入自责自疚的心魔当中。”

  “对佛法理解不深的群众,我更倾向于将因果细分开来对他们解释。即人心不能改变的因果,属于无心之因和无心之果,比如天灾,比如中奖;人心可以改变的因果,为有心之因和有心之果,比如造孽与带来的相应惩罚,善施带来的心情舒畅。”

  “往深了说,心动必会染因,染因于是结果,这就是因果循环律;如心不动,因就无从染起,这就是性空无我律,其实也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

  “往浅了说,因果和好运厄运,有联系,但是也要具体分析。”

  “我们要做的,是种善因,求善果。但是不能因为遇到恶果,就认为一定是之前种了恶因,因为还有无心之果的干扰。”

  “而你那王婆婆的遭遇,就是属于无心之果,不是由她的心所引发的,也不是她的心能改变的,因而不必要介怀。”

  “然而还没等到我跟她解释这些,她就已经欢天喜地地去了,这是真性,老和尚也是佩服不已的。”

  李君阁说道:“每次来都能听到高论,小子在你这里可算是受益匪浅。”

  果山师傅请大家用茶,笑道:“我也从你那里受益匪浅,近些天来法王寺抄经,用斋,买茶叶的善信可是增加了不少,我们法王寺的茶叶,卖得可好。”

  李君阁逗趣道:“高僧谈生意,这个可搞笑。”

  果山师傅不以为意:“我不把这个叫生意,我把它称为‘自施’。佛徒化缘接受施舍,其根本一是源于慈悲心,不忍心;二是为了弘法传教。”

  “如为其二,现代社会途径那么多,何须再化缘传法?如为其一,佛徒自己实现慈悲不忍了,却置施主于何地?”

  “于是我法王寺干脆跳过这一步,从自己身上入手,自施自养自精进,不想它途。”

  李君阁合什赞道:“师傅此举,怕是更加体近佛心了。”

  果山师傅端起杯子敬了李君阁一杯:“皮娃果然是妙人,这茶就叫‘佛心茶’。”

  众人品了茶,才发现这茶与众不同,有一种独特的栗子香气。

  几个老艺术家也是此道好手,一喝之下都不由得齐声叫妙。

  果山师傅说道:“我佛家茶道,讲究的是纯善敬和。”

  李君阁却不服:“那非要掰扯,我儒家茶道,那就该讲究中正平和。而道家茶道那就该是清虚冲和了。”

  果山也懒得与他计较,笑着挥手:“那我们三家一得纯善,一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