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九章 大力推广马铃薯和番薯_皇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底层的农民、民户而言,实际上,他们仍然上交的是粮食,他们并不直接与市场联系。

  一鞭法和折色的本质上,尤其对于县州及以下的征收过程中,依旧是实物财政。

  朝廷征缴实物的后果就是张居正改革之前的乱象,那场面,更加糜烂不堪。

  一鞭法的本质是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这种源动力,并非自下而上。作为过来人的朱由检,太明白,自下而上的重要性,毕竟逼迫朱由检自挂歪脖树的乃是自下而上的力量。

  折银,百姓亡则明亡,不折银,大明亡。

  这就是摆在朱由检面前的问题,也是摆在自嘉靖初年,开始在杭州试点折色的之后,历任皇帝所遭遇的困境。

  朱由检合上了奏疏,他盯着徐光启的眼睛,目光炯炯的问道:“徐老师父,对于一鞭法折银之政,徐老师父有什么想说的吗?”

  徐光启抚摸着羊毛胡须,看着新皇帝的咄咄逼人,又觉得似曾相识,他摇头说道:“万岁,路是一步一步走的,万岁眼下还是着眼京师诸事为好,地方投献畏之如虎,此时此刻,万岁对四九城之外之事,还是力有未逮。”

  “眼下西山之事,万岁已经力不从心了。”

  朱由检面色不变,依旧抿着茶水,而另外一只,放在案牍之下的手,用力的攥着,指甲已经攥出了深深的痕迹。

  他们清楚的知道!皇帝就是一只纸老虎!

  他们清楚的看到!皇帝的力量微乎其微!

  朱由检的脑海里不断的回荡着这两句话,明公们清楚的知道他就是个银枪蜡头,他的政令甚至离开了乾清宫,就有被打折的可能,这就是大明的权力场。

  明公们清楚的知道!

  这对一直以来,励精图治的朱由检而言,让他内心惊恐到了极致。

  不过朱由检很快的就想到了之前,张居正那句话:有隙则明示之,令其谗不得入。

  徐光启在假装不经意间,说出的刺耳的事实进行试探,徐光启拒不接受首辅之位的理由,也是如此。皇帝压根保护不了他!

  朱由检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不愿意直面朝臣的原因也是如此,这些老而弥坚的明公们,真的有点将他看得通透的感觉,这种感觉非常糟糕。

  他点头说道:“那徐老师父以为眼下应当如何?”

  徐光启满脸的笑意,他的眼睛笑成了一个月牙一样:“臣半截身子入了土,忽闻先帝宴去,就抓紧时间收拾行囊,等着万岁的圣旨,召某回朝。”

  “其实某清楚,这召臣回朝的诏书可能会到,也可能不会到,但是臣还是把行囊收拾好了,就盼着某这把老骨头还能为国朝效力。甚幸,万岁还是把臣召回了,臣不甚荣幸。”

  “既然半截身子入了土,臣这说话,自然没什么禁忌。”

  “忠言逆耳,臣想了很多种万岁的反应,拍桌而起与臣争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