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二章 保家卫国_皇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套应对的逻辑。

  任何的家私,在地方都变不了现,包括各种私人的宅院、田亩的任何有价值的物品。

  这些个古玩、字画、玉器、珍宝,的确都是好东西,南来北往,甚至连波斯编毯、松石都有很多,但是这些在宣府卖不掉,打包回京,除了堆到内官监,其实也卖不掉。

  一旦被查封,这些物品都会变成脏货,而脏货因为自带的霉气,很难找到下家,即便是能卖掉,也是不足其原来价值的十分之一卖掉。

  在应对朝廷这件事上,地方的官员们,能够互相放下信任,团结一致对上,也是大明朝独特的风景线了。

  “好主意,给万岁带回去,反正卖不掉,就放乾清宫里充牌面也是好的。”吴孟明十分确信的点头的说道:“万岁爷大概是不怕这些东西妨到大明国运的。”

  大明皇帝的命格很硬,这是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说法,那么多道雷都劈不死,连火都点不了一个,这不是命硬是什么?

  吴孟明将宣府巡抚收监的之后,还要在宣府停留很久,继续彻查宣府仓储失火大案,还有负责与户部运粟实边的大使对接,他很忙,事情很多,所以才会带五百人的诛邪队来到宣府。

  本来以为抓人是大头的吴孟明,很快就比无数的公务压得喘不过气来。

  在吴孟明抓人并且宣府运粟实边稳定军心的时候,大小平顶山的战况愈加激烈起来。

  在第一次冲突失败之后,建奴并没有放弃他们进攻的打算,然而愈加血腥。

  没有战俘。

  从头到尾,建奴和大明军的互相征战中,没有任何的战俘,这让耿如杞十分的恼火。

  没错,耿如杞下达了一个在军卒们都看起来很蠢的命令,就是要将战俘集中看押,好生看管,而战俘在战后角力中最重要的筹码。

  对于一个主帅而言,他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战场。

  但是大明军也好,蒙兀军也罢,甚至连耿如杞亲自组建的保商团,都没有人理会这条命令,战场上所有还能活着的生物,都被杀红了眼的将士们,一刀给剁了,偶尔会是两刀,甚至数刀。

  大同府卫军是没得办法,自己家的大帅,下的命令自然要遵守,但是保商团长期和马匪战斗,个个都是血海深仇,这会儿抓到了这些马匪的主子,还哪里顾得上?

  蒙兀人的成分比较复杂,有土默特部、有察哈尔部,甚至还有些喀喇沁部的蒙兀人,但是建奴在察哈尔右翼中旗制造的杀孽,只有无数的敌人的血才能偿还,即便是三个部族平日里看不顺眼,但是他们终归都是认同自己蒙兀人的身份。

  耿如杞虽然骑不得马,拿不起枪,甚至连拿笔都抖动,但是依旧坚持在大平顶山前线的大帐之内坐镇,虽然面色苍白,但是各台吉、总兵都已经习惯了他们的大帅病弱的模样。

  当然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