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九章 阴山奇袭_皇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的将星,在一个雄心壮志、气吞万里如虎的君王手下,绽放出了最为璀璨的光芒。

  唐朝之盛,阴山一直是大唐的腹地,直到唐末,阴山回到了契丹人的手中,契丹人才以此建立了辽国,即使如此,以唐朝定难军节度使正朔自居的西夏,直到灭国才将阴山南麓丢了,辽国也好,金国也好,都没有从西夏手中夺走阴山。

  还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左右开弓,左面打瓜州,右面打兴庆府,打的西夏首尾难顾,最终灭国。

  至此数百年的时间里,阴山一直掌控在胡人手中,直到敲着碗的朱元璋出现,由北向南再次夺回阴山南麓,中原王朝再次万里长驱,前后十数次北伐,将北元打的分崩离析。

  什么时候,阴山从大明手中丢掉的?

  被清朝无骨文臣吹捧为大明第一贤德的明英宗朱祁镇,亲征被俘,大明失去了对河套平原、阴山的控制,自此,蒙兀开始了对大明的予取予夺。

  在高拱、戚继光、张居正等人的恩威并施之下,才勉强将阴山山脉和河套平原,再次在名义上,归了大明统属。

  毕竟俺答汗受封为顺义王,正式成为了大明的王爵,虽然与汉武帝以及坐下双将星的璀璨光芒不可相提并论,但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保住了战略缓冲之地。

  而后就是漫长的教化之路,大明与蒙兀恩怨情仇、缠绵悱恻了将近三百年,已经逐渐形成了蒙兀诸部听从大明号令,受封大明王朝的常态。蒙兀人打不过大明朝,大明朝又有他们必须的盐、铁、煤、茶。

  而大明对于阴山是高度重视的,在《皇明九边考》中,时人魏焕对于阴山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大明对阴山的态度。

  【中国得阴山,则乘高一望,寇出没踪迹皆见,必逾大碛而居其北。去中国益远,故阴山为御边要地,阴山以南即为漠南,彼若得阴山,则易以饱其力而内犯,此秦、汉、唐都关中,必逾河而北守阴山也。】

  所以建奴在入关之前,除了驭内断了关外人对大明的心理向外以外,此处战略的重要性,也是代善选择西侧战线,而将更加简单的东侧战线交给黄台吉的重要原因。

  说到底,代善信不过黄台吉能啃下这块有大明支持的硬骨头。

  而此时的代善并未酣醉,正黄旗和镶黄旗的热闹是他们的,代善同意了阿济格的犒赏三军的做法,但是并非让镶红旗参与,正红旗在察哈尔部右翼前旗,正蓝旗在察哈尔部右翼后旗,此时集宁大营都醉倒了,大明一旦夜袭,就是死路一条。

  代善本已经躺下,又忽然坐了起来,叫来了仆从穿上了甲胄兜鍪。

  “大贝勒,这是要巡夜吗?”两个包衣满是谄媚的问道。

  “嗯。”代善用鼻子发出了一声应答,他瞧不上这群奴才包衣。

  代善行军有很多的习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