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二章 言官始末_皇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结果写出来的书,无人问津。

  这下子有了事做,就不会整日里无所事事了。

  郑氏当然不愿意离开京师,京师米贵不假,但是他们家正经米行生意,最喜欢这京师米贵了。

  陆云龙又看了一眼那本最终叹气的合上了书,自从做了赘婿,不得科举之后,他一直想以文博名,结果这些年越博名头越小。

  陆云龙压根就不知道,当初有一个大珰徐应元从书坊路过的时候,买了几本书,而后大明的皇帝看到,略感兴趣,翻阅之后,津津有味的看完了这本书之后,还给了个好评。

  贵在真实。

  这就是大明皇帝给出的评。

  这本书里,毛文龙不是吞云吐雾的妖怪,也不是排山倒海的神佛转世,没有什么显赫的背景,有的只是莫大的勇气,面对成千数万倍于自己的敌人,敢于亮出自己的钩镰枪,与寇血战。

  而且还有很多当时活下来的老兵的口述,当时对于前往镇江,他们那不到两百人还差点内讧起来,争执不休,还是毛文龙言吾与众同往,这一句话,军心大定,而毛文龙言出必行,才拿下了镇江大捷。

  朱由检对这本的评价,就是贵在真实。

  这种真实,没有志怪,只有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会怕,他们会起争执,他们会畏惧,他们同样有着极大的勇气,他们也会死。

  当然,朱由检也知道这种书,在眼下的大明,压根就卖不动。

  陆云龙是个可用的人,朱由检已经将辽海丹忠录送到了紫金阁,让黄立极琢磨琢磨。

  紫金阁,朱由检画了一幅简笔画讽刺大明的言官御史。

  大明的言官御史,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了借着廷杖出名刷声望,而且逐渐变成一股清流?

  其实言官、御史在万历之前,在朝中仅仅属于嘴炮的行为,代表人物就是海笔架海瑞,但是海瑞人做福建推官,却是做了不少的实事,和清流整日吃干饭相比,高了不知道多少个档次。

  言官,在万历之前,对朝政不会产生什么影响,大明的皇帝的板子也没有垫子,打起来生疼,二十丈基本就废了。

  钱谦益前后两次挨了二十丈,已经腚开了花,在朝中奏对已经开始格外的小心了。

  言官御史所谓清流的崛起,其实历史并不长,是在万历五年起,赵用贤、艾穆两人,弹劾张居正夺情案之中,才开始锋芒毕露。

  江东之、丁此吕等疏参张居正的儿子,张嗣修并劾高启愚的科场舞弊案,言路才开始了大兴。

  这与当时的万历皇帝朱翊钧逐渐成年,想要掌控朝政,但是大明的师相张居正,一直认为朱翊钧还不成熟,还不足以接手朝政之间的矛盾,有着极大的关系。

  言官,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手里最大的杀器,张居正的一些议题,在朱翊钧不满意的时候,而他本人也不太方便出面的前提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