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丈势在必行_皇明天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利的商贾小吏们投献的麻烦。

  大明明公们并不清楚义州的地理位置,也不清楚辽海丹忠在海上到底干了些什么,又是如何在朝鲜花郎军赶到之前拿下义州城,实际控制了义州,而且让朝鲜的绫阳君无话可说。

  大明明公们只关心,他们讨厌的人似乎又立下了战功,又是一个不按着他们要求活着的另类,他们当然要抓着小辫子,薅个不停,以希望把毛文龙的功绩给抹杀掉。

  但是大明的皇帝朱由检很是赏识远在东江的毛文龙,丝毫没有顾忌朝臣们的阴阳怪气,直接下了圣旨,定了毛文龙的功劳。

  这让还在准备在这件事上咬一口毛文龙的明公们大失所望。

  其实这里面也隐含着朱由检看不到的党争和路线斗争,比如辽西走廊上的袁崇焕就是东林党的代表,而出身沈家的毛文龙和袁可立,却并非东林,他们当然要为了反对而反对。

  大明皇帝压根不理会朝臣们的反对意见,让朝臣们也斗无可斗,万事皇帝说了算,错非他们能换个皇帝,否则这种状况只会持续下去。

  而此时的朱由检,却看着战报里的多尔衮有些怅然。

  多尔衮还是历史里的那个多尔衮,擅长谋身。

  有传闻,当年多尔衮是努尔哈赤制定的可汗继承人,但是最后被代善破坏,把黄台吉送上了可汗之位。

  可是多尔衮在努尔哈赤死的时候刚刚十二岁,努尔哈赤一个为了政权的稳定,把自己的大儿子褚英都给斩了,就是为了让后金汗国真的存续下来。

  如此君主,怎么会传位给多尔衮这个小孩子呢?

  主少国疑,可是一个新政权最危险的事,有五代十国,赵匡胤黄袍加身为例,还有小明王韩林儿在瓜洲神秘失踪在前。

  努尔哈赤作为一代雄主,他会指定多尔衮为汗位?

  多尔衮的母亲的确是努尔哈赤的大妃乌拉那拉氏,但这并不代表多尔衮是可汗的合法继承人,这是典型的拿四大贝勒不当人。

  人家大贝勒代善到现在还在避讳,都称其为古英巴图鲁,连黄台吉有国事,都要面授讲求。

  多尔衮是一个很擅长谋身的人。

  他从一个不显眼的十四清太祖子嗣开始,屡战屡逃的情况下,混了个墨尔根戴清,意思为聪明的统帅。

  在黄台吉死后摇身一变,成为了受封理政的摄政王,随后从摄政王变成了皇叔父摄政王,又从皇叔父摄政王变成了皇父摄政王。

  这个皇父摄政王,多到皇宫内院走动,甚至流传出了慈宁宫里烂盈门的说辞。

  而作为明末清初极其重要的人物,孝庄文太后的记载甚少,清廷对其忌讳莫深也就罢了,甚至在孝庄文太后死后都不得安宁,一直未曾能与皇太极合葬,而是埋在清东陵内。

  一直到了雍正朝时,孝庄文太后才移陵至昭西陵,算是和黄台吉的昭陵合葬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