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一章 物侯之异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这种不科学的事,杨华也以为只是无稽之谈,可听了正主郑重其事的讲述之后,他才知道邹衍吹律不仅没有丝毫的迷信色彩,反而是件极具科学精神的事情。

  作为周王室极为重要分封国之一,燕国当然要用周历尊周正,可正是因为这样,给燕国带来了极大的困挠。

  燕国地处华北平原北端,气候相比黄河中下游及关中要寒冷得多。因为纬度的不同,如果按周历该播种的时候,燕国的冰雪都还没化尽。

  换而言之,除了少量南方的土地,燕国的绝大多数地方都不适合用周历来指导生产,这也是一直以来燕国国力不及中原各国的原因之一:农业这个根本极为薄弱。

  唯一解决的办法当然就是根据实际情况,重新制定出一套适合当地的历法来指导农业生产。可使用历法是臣服的标志,周室强大之时燕国哪敢有这种念头。

  凑合着使用周历,又或让农人自由发挥,燕国的农业一直都极为混乱,有时播下的种子刚发出嫩芽,一场寒流之后便全数冻死了。看似只损失了一些种子,可对于贫困的农人来说,却是难以承受的打击。

  也正因如此,燕国虽然弱小,却与齐国、赵国、中山国多有领土纷争,因为这些土地对于燕国来说,实在太过宝贵,是燕国唯一可以照着周历进行农业生产的救命之地。

  周王室衰落了,各国都可以明目张胆地抛弃周历而不担心受到惩罚。可燕国同样虚弱不堪,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才储备来完成修订历法这样的大事。而其他国家只会欢迎燕国使用自己的历法,哪里会愿意帮助其制订一套量身打造的历法。

  这个困扰燕国数百年的问题,直到遇上邹衍才迎来了一丝曙光,这也是燕国君主如此礼遇的主要原因。

  邹衍吹律,实际上就是邹衍根据燕国的实际情况,重新找寻物候的规律,以此来指导气候有别于中原的燕国进行农业生产。

  寒谷便是其第一份实验田,所谓的寒谷并非终年积雪,只是到了中原已经可以播种的时节,那里仍然积雪覆盖,而解冻之后,又后有数次反复,不掌握其规律根本无法进行耕种。

  正是秉承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丰厚的天文历法积累,仅仅一年,邹衍的实验便成功了,寒谷在燕国的历史上第一次顺利地收获了成熟的黍。

  可以想见,国土辽阔丝毫不逊于中原各国的燕国,其大量像寒谷这样的“鸡肋”之地一改之前农业薄弱的局面之后,国力必然会大涨。

  邹衍吹律无疑是为燕国送上了一份重量级的强国大礼。

  可惜,作为一名“方士”,历史并不会记载他这件堪称创举之事,甚至连强燕的功臣里也不会有他的名字。

  在坐的诸国星官却明白其中的份量,无不回以肃然起敬的神情。就连同席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