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八章 再遇平原君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后的行程里,杨华与公孙衍结伴而行,一路向他讨教各国风土人情、国政民俗,两人年纪相仿,公孙衍雄辩滔滔,杨华时不时又能出独到之言,相处得倒极为融洽。

  一行人当晚夜宿太阳城学宫,第二天则踏上翻越虞原之路。鉴于与苌弘在渡口时已经有了些隔阂,公孙衍便邀杨华与他同乘一车,征得苌弘同意之后,杨华也是求之不得。

  没了苌弘和那名国府小吏在场,公孙衍更无顾忌,沿途不断指点解说,令杨华受益颇多。

  虞原地处中条山南麓,山垣沟滩遍布,本属虞国,“假道伐虢”时曾贪利借路给晋国灭虢,随后又被得胜班师的晋军得用计轻而易举地灭掉了。

  著名的“五羖大夫”百里奚便是在此战成为奴隶,其后被当做陪嫁品进入秦国,最终成就了秦穆公的霸业。可惜虞公空有百里奚和宫之奇两位名臣,却沦为了历史的笑柄。

  到底是靠近魏国的核心区域,经过上百年经营之后,虞原的繁盛更胜大河南岸的陕地,不仅所有的山间河滩都完全开发成了良田,邻近的缓坡地带也成为熟地,以现在的农业技术条件早已无荒可开。

  完善的沟渠系统也第一次展现在杨华面前,由于没有成熟的筑坝技术,这些沟渠无一例外都采用了在上游开渠引水,然后随着地势缓慢下行灌溉沿途农田的模式。几乎所有的冲积河滩都被沟渠系统覆盖,缓坡地带则无能为力了。

  道路两旁规划整齐的田地里尽是一片片生长旺盛的庄稼,星星点点的农夫夹杂其间正辛勤地锄草、施肥,间或会有几个身着官服的劝农官驾着轻车巡视指导,并记录下各块田地的生长状况。

  据公孙衍解释,若是没有按劝农官要求进行田间管理的,还会受到一定处罚,严重的甚至会被强行要求卖出田地给其他人耕作。

  怪不得魏国的农业如此发达,这样的模式下,简直将每块田地的潜力挖掘到了极限,产量自然不言而喻。

  虞原除了农业发达,还是魏国重要的冶炼基地之一。数量众多的山垣沟溪中蕴藏着大量的铜、铁、煤甚至金和银,适于现有条件开采的便有多处。

  杨华本想去参观一下以兵甲闻名天下的魏国冶炼技术,却被公孙衍一语打消了念头。不比渑池那种沿街分布的农具作坊,兵器制造向来都是各国严加保密的行业,根本不可能容外人随意观看。

  杨华只得作罢,一边透过车窗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一边继续向公孙衍打听着各国情况。直到日暮时分,大片的田野已经被甩在了后面,浓郁的山林占据了全部的视野。

  一阵疾促的马蹄声从后传来,几匹白马从窗外一闪而过,轻松地超越杨华所乘坐的马车。其中一名骑士咦了一声,一勒缰绳,马儿嘶鸣声中,竟然干净利落的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