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三章 东周版的寒假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心顾及太子的伤怀,完成任务的杨华却是一身轻松。

  将高石子和泰山安顿在自己家里之后,他又恢复了刚刚熟悉的规律生活。

  每天上午装模作样的帮苌弘绘制星图,出工不出力,尽力拖延。倒是苌弘通过不断观星,越来越多的与他商讨星相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几次观察月亮之后,那一座座环形山让他百思不得其解,杨华也是绞尽脑汁才安抚下其惊恐之心。

  不过至此之后,苌弘对于星图的绘制也热情大减,只要天气允许,经常整夜整夜地观测天象,特别是月亮,更是其观察的重中之中。观察越多,心中的惊疑也越来越多,白天哪里还有精神去做其他。

  苌弘白天睡觉,杨华哪会主动完善星图,自然是溜到玉府跟工匠们厮混。

  因为漆绘之事,工匠们对他都另眼相看,所以待杨华格外热情。没多久,杨华便对整个玉府的工匠情况烂熟于心,不仅知道所有人的特长,甚至连其性格、家庭等情况也一清二楚。

  当然,藏室也是每日必去之处。

  看完了老聃抄的那些书后,他又继续向其他藏书发起进攻。只不过那些书的年月实在太久,不是破烂的面目全非,便是以杨华难以明白的字体书写。

  杨华倒也不嫌弃,只要能看清,便先将其记在心中,趁此机会,他更多次向老聃请教。灵气加成的效果再次显现,晦涩难懂的古语在他面前再不是什么难事,若是能回到原来的时代,冒充个古汉语学家估计不成问题。

  不得不说,如果说苌弘的学识犹如烟波浩淼的大湖,那老聃便是浩瀚无边的大海。

  几乎是杨华在藏室所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被老聃三言两语便打发了,语言简洁却又能正中要害,整个藏室的藏书几乎都在他脑子里一般。

  只不过杨华也有自知之明,除了请教学问,一概不问其他。

  在他所处的时代,老聃仍然是一个有着无数光环的巨人,特别是那部《道德经》,不仅在华夏文化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圈外的发行量也是仅次于圣经的存在。所以在潜意识里,杨华对其更多一番敬畏,不敢平视。

  至于抄书的任务,对他来说实在轻松之极。

  比起那些一分钟都写不出一个字的小吏们,他一分钟基本能写上二三十个字,就这令众人瞠目结舌的速度还让他极不满意,数度起了改进笔的念头。

  相比与毛笔,硬笔的书写无疑更加方便快捷。不过这也是个系统工程,并不是一下子就能改变的,他也只能将其列入自己的任务列表,留待以后解决。

  每日出了王宫之后,他放弃了与刻他们出城挖野菜的例行活动,直接回家开始压榨高石子和泰山。

  首先改造的便是他那个破落的宅子,二人先是主动修缮了自己的居室,接着在杨华的软磨硬泡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