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 回家的感觉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路渐渐崎岖,杨华却开始紧张起来,翻过这个小丘,便要到家了。

  在这一刻,他完全明白了什么叫近乡情怯。在他心里,既有着身为“冒牌者”的忐忑,又有着回归家庭的期待和畏惧。

  原本的家是回不去了,这个家,将相伴自己一生,自己能够接纳与被接纳么?自己要将如何带着全家一起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登上丘顶,一座“城”出现在眼前。

  名义这也是周天子治下的一城之城,其实就是个村子而已,比杨华前世看到的农村还要远远不如。

  村子坐落在涧河支脉两条小溪交汇处的小丘上,依着山势,稀稀落落的分布着四十来座土墙茅屋,村落外围则是一圈稀稀落落的竹木篱笆——这就是城墙了。

  之前杨华还奇怪,史书上动不动就拔城几十座,那个时代有这么多城么?现在总算明白过来,只要有墙,统统都被称为城,即使是一圈篱笆。

  只需一眼,杨华就明白为什么自己要靠那不到二十斤的粟米生活几个月了。

  放眼望去,整个村子的耕地尽收眼底,除了十几块被溪流冲积而成的零散土地有些耕作痕迹外,其他的全长满了荒草。

  一个村五六十户人家,杨华粗略估计,耕地的面积顶多也就后世标准的百来亩大小,平均下来一家大概只有两亩。

  两亩地,在后世要单靠种粮食养活一家人也够呛啊,更别提技术水平已经退化到石器时代的周地了。

  杨华心里不由埋怨起周王室来,据他所知,他们这种匠吏家庭,分到的免税土地都在百亩以上的。就算周亩比后世的亩要小得多,也不至于才这点土地。

  显然,周围那些不适合石器耕种的缓坡丘陵,也被周王室当成良田划给了匠吏家庭。怪不得大家日子过得这么苦,这样的土地,能有多少收成。

  终于走到了村口,杨华有些迈不动脚,虽然已经从刻嘴里详细了解了家里的情况,而且昨晚已经在心里预演了多次与家人相聚的情景,但现在他却仍然心有忐忑。

  刻几乎是拽着杨华进了村,沿途不时碰见村民,热络的招呼之余,一个不漏地介绍开来。叔、伯、姨、侄……看着一张张陌生而淳朴友善的脸,杨华稍稍有了一些归属感。

  最终二人在一座有着三间茅屋的院子前停了下来,刻连拉几下,杨华却一动不动。无奈之下,只好独自一人进了院子。看着刻的身影进了中间的屋子,杨华这才慢慢挪步,仔细打量着自己的家。

  几乎每一夜,他都会在午夜时分惊醒,想着自己孤零零地住在一个陌生的院子里,无比渴望着回到家和双亲面前。

  有家人,才是家。

  现在,他终于回“家”了,可这,真的是自己的家么?

  “哥!”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牵着个七八岁的儿童飞奔而出,竞相拥住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