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八章 迷一般的星官信物_百家齐鸣之周统战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于这一次各国都不再藏拙,又有甘德和石申精心制订的历法基础,星官大会的最后一项内容极是顺利,很快便统合了各国历法并敲定了未来五年的节气。

  别看各国都不愿意直接采用别国的历法,可在相互修订佐证的时候却相当谦虚谨慎,一旦被指出错误,无不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更欣然接受。

  在这一环节里,政治因素被完全剔除了,如果谁胆敢误导他国使用错误的历法,必然会遭到整个星官界的不齿和排挤。

  由于邹衍在燕国的新发现,各国星官也开始注意到节气并非完全一致这一现象,魏赵韩秦四国差别倒不大,齐国却开始考虑到由于靠海所带来的影响,吴国则向同样靠海的齐国和同处淮水以南的楚国借鉴,燕国就完全根据邹衍的新成果确定自己的历法。

  这或许是星官大会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没有再强制要求所有国家统一采用相同的二十四节气日期,而是根据各国实际而有所差异。

  完全参与全过程的杨华此时终于有了一些归宿感,这个时代的星官,不仅没有传言中那么神乎玄乎,反而更像一群严谨求真的科研人员。

  某一段时间他甚至有了一种错觉,这一年来的经历似乎只是一种错觉,他已经考上了自己中意的大学,然后顺利进入一个科研机构,此时正在参加单位的年度科研大会。

  他甚至没有主题发言的资格,只是在旁聆听的新人,正在充分吸收着各位前辈的研究成果。

  不知过了多久,当一切敲定之后,在石申的示意下,各国开始“清场”。

  前两天的大会除了周王室这边只有苌弘师徒外,其他各国都派出了数量众多的参会者。商定历法更是倍受关注的重中之中,所以除了前两日的人之外,各国又有不少主管农业方面的官吏前来参会旁听,整个大殿里挤下了数百人。

  一道清越的钟鸣在殿内响起之后,各国的“无关人员”开始有序离场,不一会儿,每席都仅剩下两三人。杨华疑惑地环视殿内,无一例外,留下的都是各国执掌星官及其最器重的弟子或助手。

  这又是要搞什么?

  在苌弘的叹息声中,石申一脸肃然地抱出一个锦盒,先是高高地举起,然后缓步走到齐国席位上,郑重地递给邹衍。

  邹衍整了整衣冠,长身而起,向锦盒大礼一揖之后才接了过来。石申返回本席,邹衍则轻轻地将盒子放在几案,打开盖子,招手让自己的弟子上前观看,目光极是复杂。

  大约过了十分钟左右,邹衍盖上盒子,如石申那般,将锦盒交给下一席。相同的模式不断重演,杨华心中的疑云就更大了。

  似乎知道杨华的疑惑,苌弘转过头来轻声解释道:“为师倒忘了告诉你,盒子里装的是星官信物,本是我周室专属,如今却落入他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