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十七章 退兵之议_仙朝纪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一时之间,上下哑口无言。

  然而,还未过去半个月,晋君骤闻此讯,却还是发了一句牢骚。

  智卓老眼之中寒光一闪即逝,毫不犹豫说道:“君上,据臣所知,此事另有原委,非赵司马作战不利,据传信的心魔宗仙师所言,苏国国君以妖兵助阵,赵去疾所守之城,甚至没有撑过两天,就为苏卫联军所破,原本赵司马还打算里外夹攻。”

  智卓当然不是蠢人,在兵败之时,亲自下场攻讦赵戬,无异于给晋君留下极坏的印象。

  事实上,前段时间的政潮,表面是韩氏发难,背后实则是智卓在推波助澜。

  “妖兵?”晋君眉头紧皱,疑惑道:“心魔宗的仙师随行大军,难道没有出手?”

  “苏侯背后以赤林宗相助,以有心算无心。”智卓解释道。

  晋君冷哼一声,面上怒色不减,心头思索着对策。

  “当务之急,是要增兵。”晋君沉默了一会儿,忽地开口道。

  显然,哪怕是十万大军的折损,都没有动摇晋君攻略卫国的想法,同样也没有改变晋军对赵戬的信任。

  赵杨戬执掌军务十几年,帮助晋君打了多少胜仗,一次二次的失败,根本

  再说,先前还打了一个漂亮的大胜仗。

  胜败,终究是兵家常事。

  这也是,智卓聪明地没有选择赤膊上阵的原因。

  智卓面色踯躅道:“君上,时近年关,诸部衙司,军伍将校,都忙着过年,如想要大举增兵,最迟也要在明年开春了。”

  晋君负手踱步,脸上阴云密布,沉声道:“若局势继续恶化,如之奈何?”

  智卓沉吟片刻,斟酌着言辞,道:“前线还有我十几万儿郎,卫国四郡之兵马,也有十余万,以赵大司马之能,支应到明年开春,应不是难事。”

  晋君踱步到窗前,只觉气闷无比,推窗眺望,寒风迎面扑来,心头那股烦躁方纾解了一些。

  这时,夫人狐嫱缓缓起身,从宫女手中接过大氅,递给晋君,柔声道:“君上,”

  晋君道:“孤无事。”

  而在这时,宦官尖着嗓子在门外唤道:“君上,公卿都在宫门外相侯,求见君上。”

  晋君冷笑一声,道:“还真是闻风而来,都让他们进来吧。”

  狐嫱儿樱唇翕动,想要劝一句,但也不知该如何说起。

  ……

  ……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就又是数天过去。

  晋军大营,中军大账之中——

  苍茫大地白雪皑皑,朔风在山林吹动得呼呼作响。

  然而,大队军士连同低级将校,蜂拥汇聚于营盘之中,齐声聒噪。

  晋国上卿、大司马赵戬,一身棉袄常服,手掌腰间三尺宝剑,未戴冠帽的头顶上,以一根木簪定住。

  一张冷硬、威严的面容,脸色铁青,冷厉目光逡巡过帐中聚集众将,沉喝道:“军卒如今人心浮动,喧哗滋事,诸将可有良策?”

  今天,一大清早儿,赵戬刚刚起来,还未洗漱,就听得军帐之外的军卒喧哗之声,几乎让他以为士卒发生了哗变。

  连忙唤亲兵召集营中众将,查问缘由。

  结果出来,却是军卒因除夕节至,思乡至深,再加之粮草供应不足,在一些低级将校的带头下,向赵戬请愿撤兵。

  这时,一个青年晋将拱手道:“大司马,这数日以来,苏卫联军出精骑,分路袭扰我军粮道,军粮减半供应,军卒原就多有怨言,而今正值除夕之节,拂晓时分,也不知是谁先唱起了我晋国的乡间小调,今晨,才有将校裹挟兵卒……”

  赵戬闻言,眉头紧皱,面色幽冷,一时无言。

  苏卫两军最近时日,以骑卒分作数队,袭扰粮道,沿途烧毁了不少屯粮驿站,以致军短粮,甚至还要向卫军筹集。

  赵戬沉声道:“那诸位将军之意呢?”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