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11 章 朝廷失策_抗战科技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庚身走了之后,光绪皇帝在大殿之上,再次的焦急踱步,光绪皇帝这个人虽然是性格软弱,但是却十分的性急。

  现在光绪皇帝得了刘海的奏折,立刻就觉得事关重大,再也等不得了,于是立刻就命小太监去传他的老师翁同龢。

  翁同龢这个人历经四位皇帝,为两代帝师,在朝廷之中,威望很重,现在多得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重用。

  翁同龢来到养心殿之后,先给光绪皇帝行了礼,然后站在一旁,等候光绪皇帝的问话。

  “翁师,这儿有一份奏折,你看一看。”

  光绪皇帝说完之后,就把奏折递到了自己身旁的小太监手中。

  这小太监接了奏折,下了御阶,来到翁同龢面前,将奏折交给了他。

  翁同龢接过奏折之后仔细的看了看,然后笑着对光绪皇帝说道:“陛下不必担忧,这份奏折有些言过其实了。”

  光绪皇帝听了之后有些不解,“老师说的这是什么道理?朕看来日本皇帝节衣缩食,发展海军,对我大清国来说是巨大的危险。”

  翁同龢微微的一笑,然后才回答光绪皇帝:“陛下日本国小民弱,他就是全力发展海军,军费又能有多少?”

  翁同龢说道这里的时候,抬头看了一下光绪皇帝,见光绪皇帝陷入了沉思,于是便接着说道:“我大清国南洋,北洋,每年的军费就有400多万两,而这些银子大部分都给了北洋水师,就凭这些钱,李鸿章那里每年就能够定制两艘铁甲舰,又有什么担心的?”

  光绪皇帝听到这里也不由得点点头,他对日本的情况并不了解,只知道每年400万两白银绝大部分都给了北洋水师,南洋水师这些年所发展,全部都靠地方上的捐赠。

  想到这里,光绪皇帝长长的?输了一口气?然后笑着问:“老师,如果是这样?那这个刘海上奏折是为了什么?”

  “以老臣看来?这不过是来要钱来了,这些年来朝廷全力发展北洋水师?对于南洋水师有些怠慢,所以经费他们都是靠两江地区的富商捐赠?恐怕这个刘海有些支撑不住了。”

  光绪皇帝听了之后点点头?对旁边的一个太监低声说了几句。

  那太监悄悄的退了下去,一会儿就拿着一叠文碟送到了光绪皇帝的面前。

  光绪皇帝打开这份文书,仔细看了一下,然后果然笑了出来:“老师说的果然在理?现在的南洋水师所拥有的战舰已经不次于北洋水师。这么大规模的舰队?每年需要维护的银两,那可是海了去了,他支撑不住向朝廷要银子,这也是正常。”

  翁同龢听到光绪皇帝赞同自己的意见,不由得得意地摸了摸胡须?对自己看透刘海的心思感到骄傲。

  光绪皇帝放下心来之后,又对着翁同龢问道:“那老师的意见?接下来咱们该怎么回复?”

  翁同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