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三章:新思维(2)_对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实上早在去年,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先后沦陷后,国际炒家已在纽约外汇期货市场大笔抛售港元,试图会攻香港。由于之前新台币刚刚主动贬值%,创下10年新低,更助长了金融大鳄的威风。从10月21日开始,以量子基金、老虎基金等为代表的国际大鳄在几天内抛空1000亿港元,全力打压港元,试图押注香港联系汇率体制脱钩。

  相比其他东南亚国家,香港汇率体制有其特殊性:从1983年10月17日起,发钞银行一律以1美元兑换港元的比价,事先向外汇基金缴纳美元,换取等值港元负债证明书后才能增发港元现钞。

  换言之,港币发行并非无条件:必须有1美元注入,才能有港元派生而出。

  香港各发钞行无权擅自增发,香港金管局同样也不能主动印钞票。而东南亚各国为刺激经济发展,经常主动注水:进1美元派生出2美元甚至5美元本币,美其名曰本国经济发展,货币总量应该增加,实际玩的是“7个锅盖10口锅”的游戏,当国际炒家把其中几个锅盖藏起来后,这套把戏便立即破产了。

  香港特殊体制具有二重性,好的方面包括币值稳定、含金量高,港元与其说是香港法定货币,不如说是张美元兑换券,地位相当于准美元;坏的方面是香港的金融政策乃至经济政策都被美国牵着鼻子走,美联储变成香港事实上的央行。联储说放水,香港就放水;联储升降息,香港多半也同步升降息。香港整个经济周期被迫与美国绑在一起。

  【注:同步不一定是同值】

  美国伤风感冒要吃药,没病的香港可能就要被迫打针挂盐水了,你不同步?这套体制马上维持不住。

  这套汇率管理体制选择在1983年出笼有更深层次原因——第二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约定1997年起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联想到伦敦当局一贯扮演的搅屎棍角色,及蒙巴顿方案中给印巴两国埋下的地雷,很容易就能理解这是给未来继续掌握香港铺路,如果这一条还比较隐蔽,那随着末任港督彭定康上台后在政改方案、直通车、民主化、终审权等方面不断埋雷的表现,说明英国当局是一以贯之、处心积虑的搅屎棍作风。

  在1983-1997间,香港在政治上是英国殖民地,在经济上是美国殖民地,目睹港币与美元挂钩而伦敦甘之若饴,说其中没有猫腻,鬼都不信。

  面对国际炒家的进攻,香港金管局立即做出反应,总裁任志刚用外汇基金中攒下的美元买入港币,同时主动抽紧银根,以免对方继续借到港币发起新一轮攻击。

  加息后市场上港币紧缺,利率拉高,炒家拆借成本直线上升,而金管局手里的外汇储备又远多于东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