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二章:水深了(1)_对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概念股。

  伦敦最先开始,上海作为当时远东金融中心随后也卷入其中,而且玩得比伦敦还要离谱。

  如同常天浩穿越时代的5G概念股,正儿八经搞5G的公司要么不出名,要么压根就不上市,所谓5G概念股大多压根就和5G不搭边。甚至很多公司,比如××通信,已反复出面回应了说“我没有、我不是”,围观群众还要坚持说:“住嘴!你有!”。董秘们在机构调研会上明确表态说“本公司暂时没有……”,出来的研报和分析师还信誓旦旦表态:“该公司在未来有可能布局5G产业,想象空间巨大……”

  当时的橡皮股票绝大部分背后没有任何实业支撑,只有概念包装、精美的手册印刷宣传、洋鬼子股东和董事加成、洋人银行和办事处渲染、各路记者宣讲会,及各种半真半假的南洋当地土地租赁或购买合同影印件(大部分还是假),但只要股票发的出去有人要,价格不断上涨,照样成为上海中产阶级抢购的热潮。

  甚至在投机最狂热的时代,不但中产阶级,就连卖菜小贩、烧老虎灶的帮工、在大户人家里服务的女佣们也一起卷入进去。10股买不起买1股,1股买不起就找几个人合买,大量穷苦百姓把棺材本都拿出来投机,希望能快速致富。不过2-3年,风潮退去,洋人携款潜逃,洋商机构和银行纷纷表示免责:我们发行时就说明股票投资可能是有风险的,再说我们也是“受害者”,给中国留下一地鸡毛。

  上海、天津、北京等重要城市合计损失2000多万白银,大部分国内钱庄在金融风暴中无力收回拆借出去的投资款而倒闭,清政府本来财政就不富裕,还要拿钱救市,最后不得不打回收铁路的主意,试图将内地商办铁路回收重新卖给外国资本获取救市资金并恢复金融稳定,结果引发了四川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再接下去就是武昌起义的枪声和王朝覆灭。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清朝覆灭是必然性,但橡皮股票导致的金融危机并进而演变成全方面的统治危机,却是不折不扣的偶尔性。

  新中国成立后朝鲜战争爆发,欧美列强对中国实行封锁,切断各种急需的战略物资来源,其他东西还可想办法从苏联搞,唯独橡胶,苏联比中国还缺,当时《华沙条约》各国没一个能提供,不过苏联专家实地考察后认为中国最南端有发展橡胶种植的气候条件。

  为打破经济封锁保证内需同时也供应社会主义阵营,中国决定大力发展橡胶产业,从52年开始,在苏联资金和技术提供下,建设起两大天然橡胶生产基地——海南和云南热区。橡胶和石油一样,在随后一段时间里摆脱了需进口的局面,甚至还有余力出口。

  改革开放尤其进入经济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