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4章:再见(1)_对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s:今后放在晚上9点半左右定时更新

  2月9日,雨夹雪天气终于停住了,但江南特有的阴冷刺骨却愈发明显,一刻不停往衣服里钻,街头行人更显寂寥。

  嘎吱一声,一辆上海牌照的丰田佳美娴熟地停在路边,下车后的常天浩意识到车内外温度不同,紧了紧身上的铁灰色阿玛尼大衣,快速朝新华书店走去。

  来到这好久没光顾的地方,他习惯性地往人群中扫视一圈,没发现那熟悉的身影——这肯定不会看错,因为今天在书店的人并不多,他微微叹了口气,不再找寻而直奔向柜台。

  “这几本书不知道有没有?一本是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一本是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

  “后一本有,前面一本……”营业员查了下电脑,“库存倒有最后一本,不过品相可能有点问题。”

  “没关系,我买!”

  3分钟后,拿到书并结完账的他匆匆忙忙离开。

  就在他离开后不到一分钟,程雨诗进了书店,出现在柜台上,小声问:“这里有《正义论》卖么?”

  营业员点头,忽然反应过来:“刚刚最后一本卖掉,那人刚走。”

  她下意识抬起头顺着营业员指着的方向看去,发现一辆黑色轿车刚驶过路口,她咬了下嘴唇,怏怏离去……

  暑假时,为了等他,她可以在书店一泡一上午,就算没手机或其他联系方式,每当他走进书店,她都会如心灵感应般地抬起头;

  寒假时,他同样到书店,明明有手机可通话、可联系,却找不到她在哪。

  半年过去,书店还是那个书店,人还是那两个人,场面已大为不同。

  看着放在副驾驶座上的两本书,常天浩叹了口气,其实福山那本他更想换成亨廷顿的《我们是谁》,他很清楚记得:Identity(认同)是构建“我们”的基础,没有认同,就不存在“我们”!

  他和程程之间就是把认同丢了,所以变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买不到这本书也完全正常的,因为这本书还在亨廷顿先生脑海里,要再过几年才能出版,哪怕他是重生者,也不能强迫尚不存在的书面世。

  离开书店的汽车,向市中院奔去。

  此时此刻,在办公室里,看着桌子上一堆卷宗,孟秀丽只感觉内心阵阵心烦意乱。

  虽然程卓然交代说顺其自然、让程雨诗自己思考、自己成熟,让两人关系自行调节过来,但很显然她还是没放开,依然惦记着这件事。在沉默一天后,甚至在考虑要不要主动给常天浩打电话问问情况。

  理由很好找,她作为法官关心下高洋案,帮小常排解心里的郁闷和压力完全是一个长辈必要的关心。

  也难怪她患得患失,功利主义总归存在。她已完全接纳了常天浩,很多时候是用看毛脚女婿的眼光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