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章:最熟悉的陌生人_对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程程,你瘦了……”

  常天浩把手伸过去,想轻抚一下对方的脸孔,但程雨诗把头扭了一下,转开了。

  他叹了口气,讪讪地把手指缩了回来。

  他很清楚对方这表现不是害羞,是抗拒,发自内心的抗拒。

  她脸上挂着勉强的笑容,她的内心满是痛苦,这种痛苦通过一双眸子清晰地投射出来。

  我知道你的痛苦,却不知该怎么为自己辩解和解除你的痛苦。

  2月7日,常天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想了一上午,盘点这半个月的荒唐,惊觉自己在感情和欲望领域的下滑和堕落速度是如此之快,他给自己找了理由:这是我失恋引起的。

  直面自己是最痛苦的,尤其是要剖析灵魂深处那些缺陷、不足乃至于罪恶、肮脏、堕落等环节时,就更痛苦。

  要评价一个人是否违法相对比较容易,因为法是已成就的、摆明的、公开放置在那里的,只要对照下去,就能判别是不是违法,违反到了多大程度。

  但判断自我是否违背道德就艰难的多了,因为道德并没有明确严格的界限,不但每个人心目中的道德标准和行事准则不见得完全一样,甚至个人不同时间段、不同情形下的道德标准也是不同的。

  干一件事,很多时候,重要的不是判断是否合乎逻辑,而是看能否说服自己。

  所以,即便再痛苦也只能直面。

  当然,脑袋里想的时候可以深刻一些,落在笔端情况又不一样了。

  他重生前本科读历史,当然很清楚那些所谓的当事人一手材料的缺陷,他们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故意在文字上营造出种种曲折和感慨。最典型的就是《常凯申日记》,如果不看其他著作和材料,单看日记本身就会很同情常凯申,认为他在做这个那个时充满了不得已,充满了客观和环境限制,写就了情非得已。

  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但内容都是说给自己听的真心话么?

  当然不是!

  因为常凯申从来不会写情非得已背后的权力逻辑,正如他在《日记》里写思念陈洁如时已抓紧机会在追求美龄,你可以解释说为了巩固权力而不得已为之,但事实上,常天浩看得很清楚,哪怕没有美龄,常凯申也不会再和陈洁如走下去了。

  直面自己,最要紧的不是回避!

  盘点了半天,他发现自己依然还牵挂着程雨诗,这骗不了自己。正如进入贤者状态时,满脑子都是感情而不是欲望。

  想通这些,他还是想找程雨诗再谈一次,看看经过这半个月冷静,她的想法和情绪有没有变化?他不求对方半个月就直截了当把整个想法观念切换掉,这不可能,正如他自己也不可能切换一样。

  他是想探讨双方有没有求同存异、有没有能小心翼翼相处的机会。

  电话打给她时,她倒很爽快地同意出来,常天浩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