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章:写字楼(1)_对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型比较呆板,功能也比较单一,不过在全国还算领先,当时最出名的是1985年落成于外滩的联谊大厦,这也是上海首个涉外写字楼。真正上海写字楼市场兴起,要到92年南巡讲话以后。

  第三代是90年代中发展起来的写字楼。上海从93年开始大规模推出办公用地,按照写字楼建设3年周期计算,于1996年开始全面上市,其中最高峰的1997年上市面积达100万平方米,造成明显供过于求格局,但即便这样,因为建造进度缘故,写字楼还在源源不断地向市场推出。

  这种场面下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价格下跌,1997年上海核心地段写字楼租金是每平方米美元/天,98年下降到美元/天,99年进一步腰斩,到美元/天,如以美元价格来衡量,超过元/天,就算放在20年后,这价格在5A级写字楼里都不算过低,由此可见当初泡沫有多大。

  故而,写字楼市场呈现一种病态景气。20年后由于年限、落户等缘故,都是住宅价格贵于写字楼,但1998年,即便是供过于求的局面下,依然是写字楼比住宅价格高。

  像王慧玲前几天刚刚定下的、几乎同地段的密云花苑,硬装完成情况下107方才报了29万,而今天考察的这个沪江大厦,报价居然纯毛坯状态下还要3000元/平方米,唯一优惠条件说是买一层送5个车位,刚才两人先去参观了地下车库,此时写字楼普遍地下才建一层,从施工成本来说,往下多挖一层比往上堆一层高一倍不止,在容积率和高度管控还不是很严格的年代,开发商更愿意往上建。

  3000元/平方价格真能用97年租金租出去的话,衡量下来也不贵,五角场地段稍显偏僻,参照核心地段打对折按每平方米租金2元/天计算,一年就是1300元,扣除10%空置期,再扣除部分税收,年化收益稳稳当当在30%上,世上哪有这么便宜的好事?

  98年上海写字楼市场很简单:要么写字楼价格暴涨匹配租金,要么租金暴跌匹配房价收益率,既然整体供过于求,那暴涨不可能,暴跌还差不多,甚至两者一起回归常态。

  所以当两人去看时,对方销售员满脸热情,倘若不是行情不景气,他们还要挑挑拣拣,不是正规单位不要,不是整体购买不要,现在都卖不出去,哪还能挑肥拣瘦?

  “你刚才报价是几楼的?”

  “5楼!整幢楼一共11楼,这是中间价,每加1层,单价加50-100元不等,6、8、9三楼单价最高,其次是10楼,11楼……”

  常天浩问:“4楼呢?”

  “4楼最便宜,2600元,如果你要整层,2500也行……”

  常天浩笑了:“这不是比2楼还便宜?”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