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五章 举子进京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翻看着崇祯元年恩科会试考生名录的时候,今年已经四十一的宋应星,正与他已经四十四岁的大哥宋应昇一起,带着两个仆人,住在通州的驿馆里。

  崇祯元年的恩科,最终定在三月的最后九天举行,如今距离考试还有三天的时间,若不是半路上弃船乘马,一路疾行,恐怕这一科又要白来了。

  如今已经解冻了的运河上,十分繁忙,往北运粮的官船一艘连着一艘,有时候绵延十几里之长,再加上漕运总督麾下的人马又在到处组织沿河各个州府的青壮民夫,清理运河里的淤泥,好多河段堵得真是水泄不通,有时候一堵就是好几天,宋应星兄弟也是干着急没办法。

  事实上,在江西老家刚过完年,正准备继续前往白鹿洞书院求学的宋氏两兄弟,就看到了本省提学发布的文告,然后就赶紧收拾行装,赶往南昌提学衙门登记备案,从江西提学副使蔡懋德蔡大人的手上,亲自领取了提学衙门发给的路费和凭证,然后就立刻乘船出发了。

  兄弟俩先是沿赣江北上,经鄱阳湖,转进长江,到扬州之后,再转进大运河,一路北来。原本一路上很是顺利,两兄弟还有时间看看沿岸的名胜古迹,但是谁成想,入了大运河以后,反而开始不顺了,有的时候连着几天都没法前行一步。

  一开始,两兄弟还借此机会下船走走看看,扬州、淮安附近都看遍了,但到了后来,就开始担心了,毕竟时间已经过了一半,而如今两人仍然困在河上。

  结果到了徐州,又碰上如火如荼的运河清淤,结果大量漕船滞留,整个运河堵的是水泄不通,两兄弟一看不能再等了,于是上岸改乘马匹,快马加鞭往北赶去,这一下自然是快了很多。

  而如今的驿站,也有了一番新气象,驿丞的品级升了,从今往后都是正儿八经的官员了,驿卒的待遇也升了,有了固定的钱粮收入,因此捎带着对北上进京赶考的举子们的态度也是好了不少。

  只是原来凭着赶考举人的身份,就可以免费使用的东西,如今却不再免费了。比如租用驿马的费用,就比过去贵了不少。可是算来算去,也还是比自己购买或者租用民间的马匹要划算一点儿。

  宋氏两兄弟带着仆人,在徐州沿河的驿站,租了几匹驿马,只半个月后,就赶到了京师的东部门户通州。而此时,距离崇祯元年恩科会试正式开考,只剩屈指可数的几天时间了,若不是他们临时上岸乘马,估计现在可能还在运河之上堵着呢。

  不过,宋应星对漕运总督整修运河的事情本身,却是极为赞赏的,虽然堵了一时,但是只要整修完毕,大运河沟通南北的作用将会发挥的更好,不说京师的漕粮不会再出问题,就是运河两岸的居民,也会因此从中受益,这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