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三零章 不二人选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易很多。

  因此,这一战自己必须亲自坐镇!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说道:“蓟镇边外,乃京师北方门户,地位之重不再居庸关之下!

  “宣府巡抚李养冲、宣府监军倪元璐皆有奏报,宣府边外亦有建虏东路大军数万骑驻留不去。此一点,不能不虑!朕意由孙爱卿总领边外军务,将来也可以于建虏归途之上伏击歼敌,万万不可轻动!”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环顾殿中众人一圈,然后说道:“朕闻,昔日成祖欲迁都北京,朝臣皆疑之,成祖说,迁都北京,非为南京不能安居,而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之意!此中道理,朕自即位以来,须臾不敢忘也!”

  崇祯皇帝说完了这一番看似与谁去坐镇居庸关无关的话,再次看了一边殿中的臣子,最后,目光落在牛聚明的脸上,说道:

  “朕已口谕内阁辅臣,明日辰时,在建极殿特别增加一次朝会!但愿卿等能够明白朕的心意!”

  到了这个时候,殿中人多少都已经明白了皇帝的心意,人人都知道年轻的皇帝怕是想要御驾亲征了。

  可是御驾亲征有那么容易吗?

  然而,人人心中虽然都是各有盘算,但是皇帝话已至此,也此时殿中诸人都是皇帝特意叫来的人选,其中也没有那种非要跟皇帝对着干的人物。

  接到大同的急报之后,崇祯皇帝就连夜召见了内阁阁臣和六部、都察院的堂官。

  一方面是向他们通报建虏从杀胡口入关的敌情。

  另一方面也是跟他们谈谈自己的想法,统一一下思想,为自己下一步亲自坐镇居庸关埋下伏笔。

  今天崇祯皇帝没让内阁阁臣和其他朝堂重臣前来武英殿,就是因为已经暗示过了他们那些基本无关的人员,并让李国鐠、徐光启等人去做六科廊一些人物的工作去了。

  今天来的这些人,都与军务有关,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将在下一步崇祯皇帝的御驾亲征之中伴驾随行。

  崇祯皇帝在建极殿朝会之前分别找了这几拨人谈话,效果还是有的,至少这些已经明知道皇帝心意的大小臣子,在第二天举行的建极殿朝会上,就不会再公然跟皇帝作对。

  崇祯二年十月二十八日上午辰时,崇祯皇帝准时摆驾建极殿。

  如今这样中小规模的建极殿朝会,每个月只有两次,称之为朔望朝。

  一开始的时候,还有不少朝臣以及都察院、翰林院、詹事府、六科廊的官员上书,批评皇帝懒政怠政惰政,要求皇帝增加举行朝会的次数,规模,时间,等等。

  但是崇祯皇帝一概置若罔闻,久而久之,也就没什么人再自讨没趣了。

  而且改成了朔望朝之后,除了一个月两次的“大交班”之外,皇帝或者在文华殿召见内阁大臣商议处置政务,或者在武英殿召见军机处、兵部、五军都督府的官员商议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