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五六章 记忆之外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着说道:“王家祯是合适人选,臣附议。”

  见这几人都表态支持王家祯以户部左侍郎的身份,实任京师户部榷政使司的榷政使,崇祯皇帝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卿等意见一致,那就由户部左侍郎王家祯实领北榷政使司事。”

  与几位大臣商定了成立南北榷政使司以及南北两个榷政使,也就是南北两个“海关总署署长”人选之后,崇祯皇帝以当即让人传来了户部左侍郎王家祯,向他交代了户部榷政使司的职权和任务,以及登州海关的设立与边塞榷场的税收问题。

  好在王家祯是户部侍郎出身,又当过主政一方的地方巡抚,对这些问题一点就透,不需要过多的解释和说明。

  如果是一个纯粹书呆子类型的文官,那估计说破了嘴皮子他们也不一定能懂。

  接下来的几天里,崇祯皇帝一再召见毕自严和王家祯,与他们商议制定南北两个榷政使司的章程,以及登莱、南直、闽浙、两广督抚衙门榷政所,登州、上海、宁波、泉州、广州五个海港市舶司、市舶所的基本规制。

  至于什么货物可以允许出海或者鼓励出海,以及什么货物可以允许入境,或者是鼓励进口,崇祯皇帝只是向这两个人讲了大概的原则,剩下的就得交给户部以及南北两个榷政使司去细化制定了。

  也是在这件事情忙完之后,刚刚将审定之后的榷政使司筹建章程,以明旨发给南北两京的户部和有关的督抚衙门,崇祯皇帝就收到了李邦华从山西潞安府发来的奏报。

  对于李邦华、洪承畴、张晓、孙传庭这几个历史上知名的牛人制定出来的围剿方略,崇祯皇帝当然同意。

  这个方略,本来就是执行皇帝本人的大战略而形成的结果,他当然没有反对的理由。

  除了转回内阁和军机处,让他们督促户部仓场继续通过井陉和滏口陉,分别往太原和潞安府转运粮草之外,剩下的也只能是安静地等待了。

  为了避免出现历史上的错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很少对身在千里之外的前线将领进行遥控指挥。

  专业的事情,还是应该留给专业的人来干,自己在后世之时不过是一个办公室出身的材料机器而已,有什么能耐遥控指挥这样的围剿战役。

  最多也不过是利用后世掌握的历史知识,从战略上给予一定的提醒而已,再多一点的话,也就是利用先知先觉的优势,给前线负责指挥的将帅提前提供一些有用的情报罢了。

  但是流贼窜进山西的这个情况,比原本历史上发生的,要早了至少一年多的时间。

  也正是因为进入山西的时间比历史上早了一年还多,所以目前这些流贼的力量,整体上还是比较弱小,没有原本历史上那种战天斗地的自信,所以踏冰过河之后,没敢像历史上那样,直接冲进汾水谷地,把整个山西搅了个天翻地覆。

  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流贼变得十分警觉,不仅没有沿着遍布的河谷在山西几个盆地之间四处流窜,恰恰相反,他们却像后世的造反领袖那样,早早地地进了山西西部的忙忙群山之中。

  这个情况,可不是如今这位崇祯皇帝所了解的那个历史情况了,既然已经超出了他所熟知的历史记忆,那么即便是他来自后世,眼下也提供不了这批流贼的下一步动向。

  能够提供给李邦华等人参考,也就只剩下战略层面的一些大原则了。

  所以,接下来,能不能这一次就把流窜进山西的流贼剿灭,也只能看李邦华等人的真本事了。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