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六五章 两河之地_日月当空照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己的靠山大金国天聪汗黄台吉的使者扬古利和达尔汉。

  扬古利和达尔汉两人,都是黄台吉的亲信侍从,同时也在汗王宫里担任四处奔走联络传信的职务。

  黄台吉对于这一次科尔沁召集诸部联合征讨喀喇沁,并不是特别在意,因为在他的心中,这次由科尔沁发发起的征讨,只是一种试探或者佯动,目的是牵制住辽东镇的军队,给后金大军灭掉东江镇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西部环境。

  至于喀喇沁部,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即使将来不肯归附,等到灭了东江镇之后,再来一次西征,顺道就把它灭了,也顺便就扫清了绕道蒙古进攻大明的最后一道障碍。

  当然了,如果由科尔沁发起的东蒙联军真的灭了喀喇沁部,那是再好不过了。

  黄台吉的心思,扬古利和达尔汉自然全都明白,所以他们到了吉日嘎郎图之后,除了给左翼科尔沁带来了一批弓箭和钱帛赏赐之外,就剩下黄台吉写给自己岳父斋桑的一封信了。

  信里解释了不能亲自率军前来,替科尔沁和敖汉部报仇雪恨主持公道的原因,说是东江镇明军在金国后方不断袭扰,不灭了东江镇,大金军队就没有办法西征蒙古,而且还请自己的岳父斋桑放心,侄子兼大舅子吴克善的仇一定给报,如果这次东蒙古诸部联军征讨喀喇沁失利,最迟明年秋,黄台吉本人一定亲率大军西征喀喇沁部,必定将喀喇沁部斩草除根,为科尔沁和敖汉部报了大仇。

  对于黄台吉未能派军前来,斋桑的心里虽然非常不满,但是他也不敢表现出来,毕竟叛离了察哈尔的科尔沁,如今绝对不敢再得罪黄台吉这个最大的靠山。

  科尔沁,历史上也叫好儿趁,或者豁而臣。这个名称的字面意思,指的是弓箭手。

  科尔沁人历史悠久,它的祖先,是铁木真的弟弟也速该。

  也速该,既是铁木真的弟弟,也是铁木真的侍卫统领之一,所带的队伍全部由弓箭手组成。

  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之后,就将胪朐河和哈喇温山之间的草原,封给了自己的弟弟也速该作为封地,也速该就带着自己的部下世代在此放牧渔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属于自己的部族,这就是科尔沁。

  历史上的胪朐河,就是后来的克鲁伦河,而哈喇温山也就是如今的大兴安岭。

  所以说,当初科尔沁部主要的驻牧之地,就是在捕鱼儿海的周边。

  这个捕鱼儿海,就是如今的贝尔湖,捕鱼儿海的周边,指的主要的就是如今的呼伦贝尔一带。

  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科尔沁逐渐发展壮大,其中的一支越过了哈喇温山,一路往东、往南迁徙,逐渐来到了脑温江流域,并沿着脑温江一路往南繁衍,经过百十年的发展,形成了科尔沁的另一个大支,叫作脑温科尔沁。

  原来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