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953b章 尼安德特人?_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尔玛摇着头道。

  印度大包括南部地区在内,大部分地区一年三熟,对大宗交易而言,每一季的粮食都是有差异的,一般都是新米略贵。

  前两季的也不能叫陈米,囤了两三年的那些才算。

  张楠一看朋友的动作,苦笑道:“我说我的朋友,你别老在我面前摇头行不?

  咱们得习惯国际交际礼仪,你这说的是没问题,可脑袋是摇来摇去,除了在你的地盘,别人看着很别扭的好不好...”

  太熟悉了,还有共同利益,说说这个没到犯忌讳的程度,瓦尔玛家也没那么古板。

  果然,大地主先生听后笑着道:“习惯,习惯,一下子没忍住。

  对了,艾伦,半岛那又缺粮了?”

  “不是又缺,我看是得缺个很多年,这从没了苏联的支援,这几年他们就没宽裕过。

  去年不是旱就是涝,要不是我,还有那些个国际社会支援了一百万吨粮食,去年冬天和今年春荒不知道会饿死多少人。

  从去年底开始,博茨瓦纳在那边设立了个办事处,当然,这就是个对外的噱头,你们也都能明白。

  联合国制裁嘛,有些生意还是能做的,没卖,也不买它实在说不过去的那些就成,不然华府第一个跳出来...”

  两个印度人听到这个不以为意:联合国?

  眼前这个艾伦可是从来没把联合国放在眼里,联合国别说拿他没辙,那帮子人都到了只希望眼前这个“疯子”别在自家大门口对面再放什么露天电影就谢天谢地的程度!

  至于华府...

  只要这个艾伦不往那边出口高科技武器配件、黄饼一类的绝对严禁制裁品,其它的根本不想管。

  张楠继续说道:“...情况不怎么好,除了生意,办事处的人还受邀监督我这边援助的那些粮食的去向。

  因为我在那提过别全成了军粮和特供物资,做善事总得有个好名声,人家就主动要求我们监督,算是互相给面子。

  公司名义设立办事处这些都不合适,反正博茨瓦纳和那边原来就有外交关系,只不过由住华夏大使馆代办,这趟去那设个办事处名正言顺。

  支援的几十万吨玉米至少大半还是分发给了平壤以外的普通人,连婴儿奶粉平壤也就留了十分之一。

  大米和面粉、冷冻肉类倒是基本上成了军粮和特供品,这个我一开始就默认了的。

  就算这样,还是缺。

  去年歉收缺粮一百万吨,今年这气候...”

  张楠停了下,“好几个国家级的气象部门预测,连华夏北部地区都可能比往年温度高些,这半岛北部十有八九又会是个歉收年。

  人家又要邀请我去做客,不过暂时还是不去了,心里明白就好...”

  做客,穷点的不不敢当客人。

  那边的情况到目前为止没像西方一些媒体瞎猜、胡编乱造的那样惨,但也绝对不好过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