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596章 华夏翡翠大王_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贸市场开放了,缅甸人不少跑这边卖起了石头。

  什么石头?

  只会是翡翠!

  这时他已经同翡翠、玉石打了8年交道,预感到了其中商机,天马行空一般想出个大胆的念头——找有技术的人合伙开厂,一边去瑞丽买翡翠原料,这头自己设计、自己加工,再销到大城市去。

  铜匠出身,还是非常聪明的铜匠,张铁军懂艺术设计、构思的。

  说干就干,不到一个月,他就在苏南整出个珠宝加工厂,选那地方,因为那里是江南地区传统的玉石加工地。

  很快又在沪上找到了销路,为沪上的几家金银首饰厂,还有为几家大的黄金珠宝店生产大量的翡翠饰品。

  至于原料,他自己去瑞丽采购,不仅选,还得赌!

  不是赌钱,是赌石。

  张铜匠不仅脑子活,运气还一贯不错,不然赌石这一关就够呛。

  原料、加工、销路三解决,发了!

  以60天为一周期,张铁军的珠宝厂每个周期的利润增值居然是投资的两倍,堪称匪夷所思!

  不说今年,去年,也就是92年,铁军老板的个人资产就至少达到三、四千万。

  对于这样完全靠自己本事打拼出来的人物,张楠叫人家一声“铁军老板”,就算自己是世界第一富豪,也一点也不掉价。

  挺佩服人家,那位可不是什么穿越分子,没金手指的。

  张楠多看了人家几眼,这时张铁军走了过来,用一口子地道的剡县方言同张楠打招呼,之前他听到了张楠说的那段“铁军老板来了”的。

  很热情的请张楠去边上的剡县银楼坐坐,这边没拒绝,两人说说笑笑,这就去人家受剡县政府邀请而开的这家“现代意义上”的银楼、珠宝行。

  店铺挺大,装修不错,柜台内不单单有“以小博大”的翡翠、玉器,还有大量的黄金、白银制品,这才是硬实力。

  没点足够财力,铺不起黄金。

  不过张楠知道,这家银楼别看着光鲜,其实也开不了多少年,和边上邓老板的珠宝行一样,再过个两三年就会成个亏钱货。

  在社会挺过下岗潮、老百姓没啥钱的镇痛之前,小地方的一切珠宝、金银首饰行生意都是浮云!

  聊天、喝茶、抽烟,两人年纪也就差了七八岁,都是一定意义上的有钱人,又同是十多岁出来打拼,还是很有些共同语言的。

  聊了会,张楠问道:“铁军,你要大规模进军沪上市场?”

  这是张楠从对方话里听出来的,也是上辈子的记忆在起作用。

  销路本就在沪上,这是要进军终端市场!

  “刚开始,去年就在老城隍庙那盘了个店铺,不大,不到两百个平方。

  老给人做供应商,这下去不是个办法,你也知道,珠宝这一行,资源方和终端都是利润大头...”

  两人这会虽不是特别熟,但都一个地方的人,要是上查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