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南北两重天_血魂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脚下的一座沙丘,再看那倒塌的地方,居然恰巧是此次武汉会战北线战场第5战区的防御最前沿--大别山。

  这可有些不太吉利啊!黄浩然忍不住轻轻的摇了摇头。

  “第5战区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东久迩宫稔彦的第2军也应该出动了,不知道白健生能不能在北线打出些新意来......”

  “第2军现在还窝在合肥没有动弹,似乎东久迩宫稔彦这个老鬼子没有拿定主意要从哪个方向对武汉下手,比起冈村宁次这员担任佯攻的猛将,东久迩宫稔彦真的有些缺乏锐气啊......”

  范介做出的判断代表了绝大多数中国将领内心的想法,在他们看来,武汉会战的主要防御方向应该是北线的大别山,半年前南京保卫战,日军舍长江而迂回北面山地,要不是黄浩然洞悉了日军的计划,南京恐怕连10天都撑不下来!

  按照日本人脑筋不会转弯的常理来推断,在与南京地形相近的武汉地区日军如果故伎重演是非常合情合理的,甚至就连武汉军委会也认定日军的主攻方向会是北线的山地。所以最高当局才会将陈辞修放到南面的第9战区来“镀金”,却将北线的“烫手山芋”丢给了“小诸葛”白健生。

  可黄浩然却不是这样认为的,在日军大本营里面并不缺乏胆大心细的冒险家,现任第11军司令官冈村宁次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南京和武汉的外围地形乍看相近,但仔细琢磨之后便会发现大有不同。

  北线的大别山南麓处在中国军队长江北岸守军和大别山南麓守军的两面夹击之下,道路又狭窄,日军大部队难以展开。至干大别山北麓,由于最高当局掘开黄河,已使淮河泛滥成灾,两岸尽成泽国。而淮河南至大别山南麓,山隘难关重重,也决非日军机械化部队大举进攻的理想之地。

  这样的地理环境,即使华中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大将给第2军司令官东久迩宫稔彦中将再多配备几个陆军师团,也是很难取得迅速进展的。这一点相信东京的陆军省和大本营早就已经心知肚明了。

  再反观南线的武汉沿江外围,这里的中国军队虽有要塞和国防阵地等坚固屏障作为依托,但由于需要防区内水系纵横,第9战区的中国军队又必须进行跨江作战,在一缺少船只,二难以协同的情况下如果被日军钳制住后续的援兵,那么再坚固的要塞也将不攻自破!第2兵团司令官张发奎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才会拜托蒋百里来向黄浩然问计!

  真是没想到,军委会那一屋子大员的战略眼光居然还赶不上张发奎这个打内战出身的将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

  好在由于黄浩然的横空出世,武汉政府手中凭空多出了第25集团军这支编制庞大的强军,武汉沿江的江防系统也变成了权力更大的武汉卫戍司令部。有了黄浩然的帮忙,陈辞修在第9战区司令官位置上的这一任将会成为正儿八百的“镀金之旅”。武汉政府也得到了南北大军调度集合所需要的大量时间,不至于狼狈应战。

  想到自己在前线浴血奋战将会保住武汉政府中一堆“庸官”的宝座,黄浩然忍不住又轻轻的摇了摇头。

  范介感觉到了黄浩然有些出神,于是他轻声提醒道:“司令...这北线的日军第2军......”

  “哦...是啊,应该是张鼓峰的事情让第2军的计划受到了影响,动作比南线的第11军落后了一些。这对于我们来说,倒是件好事情......”

  黄浩然回过神来回答了范介的问题之后,又追加了一道命令:“发电报给九江的张发奎,让他派两个师向马垱运动一下,战场上的时间,就得用人命换!”

  范介应了声“是”之后立即转身离开了作战室。(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浏览阅读地址: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