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七章:张广福的舞台_血魂193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广福的舞台

  第25集团军独立47旅旅长张广福站在马垱要塞司令部里面用望远镜观察着他的防区,经过全军上下连续数日的施工,李韫珩弄出来的那些豆腐渣工程已经被解决了不少。马垱要塞的几个外围防御支撑点终于被连成了一线,陆上防御体系基本成型。

  新任要塞守备司令鲍长义这个人十分的务实,他知道他手下的海军陆战队打这种阵地防御战远不如正规陆军,于是索性就将要塞主阵地的对陆防御指挥权和从第16军抽调来的那个步兵团全都交给了张广福,自己则带着海军陆战队专心致志的经营三级炮台去了。

  海军和陆军这一次总算是没有了隔阂,马垱的守备终于渐渐上了轨道。

  最近这几天,日本人的飞机对马垱要塞及周围阵地、码头的轰炸明显加强了。就连被刻于马垱矶头岩石上,由1912年孙中山先生到马垱视察是亲笔书写的“中流砥柱”这四个字,也在频繁的轰炸中被损毁。

  走马灯似地在马垱守备区上空掠过的日本飞机机身上那大大的太阳徽与烈日相映照,这使张广福感到战火很快就要烧到他的跟前。

  马垱矶山形状如奔马,横枕长江,矶头呈九十度壁立江中,与江心的棉泉沙洲对峙,江面在此被一分为二,左水道狭窄,淤塞不通。右水道则流经马垱矶山之下,为主要航道,此处为长江中游最狭窄处,宽不及500米,水流湍急,形势险要,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堑要隘。

  早在清咸丰年间,太平军名将林启荣就曾率重兵镇守马垱炮台,布防湖口、马垱、香口等地。此后多年,马垱炮台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1927年炮台南京政府军政部再次对马垱炮台进行加固,依次修筑了三级锁江炮台,增设了砖石砌成的隧道掩体和守备阵地,将马垱炮台升级为国防要塞。

  一级炮台设马当山最高顶。炮台面积200平方米。砖石砌成拱形防空洞一座,高3米,宽米,深30米,洞顶砌成五成,封土米厚。洞口南北相通,北洞口有100平方米炮台一个。

  二级炮台位于一、三级之间的山腰上。是个由乱石垒成的高2米,直径4米的圆形土台。土台后面是一条长约50米、呈“〈”形的坑道,坑道的地面和洞壁由大块青石铺砌,洞的穹顶则由青砖砌成拱券式,中间配有设计精巧、开口隐蔽的通气孔,青砖之间由米浆、石灰、桐油的拌合物粘填。

  黄浩然送给鲍长义的90毫米山炮便被安置在这些坑道里面,一旦江中敌舰来犯,即可推出开炮轰击;如果敌人还击较猛,还能将炮拖回洞中隐蔽。

  三级炮台位于马当矶头,矶头下悬崖峭壁,与一级炮台相呼应急。炮台面积30平方米,砖砌拱形防空掩体高米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