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章 流言之祸(一)_三国小驸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好过了头就变成大大的坏事了。

  来自后世的姜述最能理解封建王族的自私,对于可能威胁其统治的人,除了宋朝,无一不是采取“宁可错杀三千,也不放过一个”的信条。得到姜战提醒以后,姜述心底里冒出一股凉气,心道这个社会可非后世言论自由之时,本想为了保命而出名,可万万不能因为出名而丧了小命,因此静下心来思考应对之策。

  在这个神权维上的年代,皇帝愚民不是自谓天之子吗?中国民众思想从何时开始解放?在八国联国的武力下新式教育被迫在国内生根发芽,而随着教育体制改革,西方文化的入侵让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思索,最终对抗,最终部分有职权的知识分子认识到皇权授于天的可笑性,在外国势力的帮助下将清政府赶下台去,民识渐开的民众再也不承认皇帝,从而中国开始了民主制度。当然民主制度需要一个过程,封建王朝的神权思想统治时间太久,渗透到每一个社会角落,改变这一思想需要漫长的时间,也需要出现许多颠覆百姓思想的大事件,催动民众意识转变。

  儒学统治中国文化的时间十分长久,自汉武帝时期到清末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儒学在这段漫长的时间里,被皇权利用得淋漓尽致,儒生们为了获得当权者青睐,一次次将儒家文化曲解,潜移默化到中国人的骨子里。

  历观各朝各代,所谓明君都会指示手下儒生发动文化革命,将儒学进行曲解,根据形势变化打着-->>(第1/2页)(本章节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儒学幌子吐故纳新,将统治者的特权一次次神话,装扮成皇权顺应天道的假像。

  解决方法只有三种,一是堵,即封口,强令知情人闭口,知晓内情之人不多,但是听过传言之人却太多,强行让人闭口不现实。二是备,提前准备,未雨绸缪,加大实力,免得事到临头手足无措,毫无抵抗之力。三是疏,即对外宣扬有利的信息,自己编造故事总比别人编造故事要好。编故事对于姜述来讲是小菜一碟,又得郑玄、孔融两位影响力巨大的大儒青睐,让两位学术巨匠去讲故事,会影响许多文人士子,这些文人士子在关键时刻虽然不能阻止皇家所为,至少能影响皇家如何决断。

  姜述最终选择了疏与备相结合的办法。如何让孔融、郑玄相信自己所编的故事并宣扬出去,对于姜述来讲难度不大,何况姜述手中还有一张关键的底牌,可以一举将世族大家拉进他的阵营。

  在这个背景下,新版《三字经》迅速出炉,每个世家大族人口众多,每家优秀人物都有让人称道的故事,因此《三字经》刻意加大了相关内容,例于“融四岁,能让梨。”讲得便是孔融四岁让梨的故事,这样一来,既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