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6章 荒漠化问题_攀科技真的好难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清早,陆羽起床洗漱,开车前往蜀都图书馆,开始了前面中断的看书学习生活。

  因为马上招聘研究人员,要开始研究抗旱植物,所以陆羽侧重于看植物学和生物学相关的书。

  蓝星上本来就存在一些耐旱植物,比如胡杨,仙人掌,长穗柳,三角梅,松叶牡丹,龙舌兰,夹竹桃等等。

  而这些本身就比较耐旱的植物,生长存活需要的水分要求不是太高,但没有也不行。

  另外就是一些低等植物和苔藓、藻类了。

  这些植物当土壤和空气潮湿的时候可以直接吸收水。

  等到干旱的时候水分会迅速蒸腾散失,呈现风干状态,但原生质并未淤固,而是出于休眠状态。

  原生质就是细胞内生命物质的总称,由蛋白质、核酸、脂质等成分构成。

  这些植物有些甚至能忍受风干数年之久,一旦获得水分,立即就会恢复生命活动。

  看起来是不是有点眼熟?

  就很像三体人的生存状态,风干,休眠,苏醒。

  只是小说中的他们是高等人类,而不是低等植物或藻类。

  ……

  这些植物的生存能力,对国内日趋严峻的荒漠化形势来说,还是显得有些微弱。

  很多人不清楚,国内的荒漠化问题到底严重到什么程度。

  根据国家林业局组织多个部门和有关单位参与,2013年到2015年,共同完成了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工作。

  截止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万平方公里,占了%的国土总面积。

  主要集中在西域省,藏地,海青省,甘省,和蒙省,另外晋省等13个省也有部分地区。

  而200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为万平方公里。

  这还是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整治的情况下。

  长达10年的时间,只减小了万平方公里。

  ……

  如果你有去过西北地区,就知道诸如封山育林育草,草原围栏封育,封沙育林育草,沙地封禁保护等等政策。

  除此之外,人工固沙,比如草方格,石方格,塑料方格等等。

  就是用稻草、麦秆、石头、塑料条等等不同材料,人为设置边长1到3米不等的方格作为沙障,阻止流沙随风迁移。

  这些沙障除了材料外,还需要大量的人力。

  比如人工造林种草,或者飞播造林种草,但这些举措只是在亚湿润地区有效,毕竟对水分需求较大。

  而更多更干旱的地区,只能人工种植梭梭,也就是很多人叫的梭梭草。

  但实际上梭梭是一种小乔木,叫梭梭树更为准确。

  梭梭这种植物,适应性广,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枝条稠密,具备很强的防风固沙的能力。

  在荒漠地区的治沙造林中使用广泛。

  它之所以耐旱,是因为具有二次休眠的特性,用以渡过漫长的干旱夏季。

  叶子也是极小的鳞片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