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2章 这是从哪儿来的奇葩_攀科技真的好难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多久,先前离开的那个工作人员,跟着一个五十来岁的人走了过来。

  通过交谈,陆羽知道这位姓李,是水木大学的教授,天机芯片的研发他有深度参与。

  陆羽对芯片设计这一块,并不是太擅长,于是请教了李教授很多相关方面的问题。

  尤其是关于天机芯片有没有可能运行更多类脑算法这一问题,两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尽管在芯片设计是弱项,但在算法上,陆羽自信蓝星上大概没人能比得上他。

  小灵现在的算法中,也包含了很多类脑算法,只是碍于商用芯片新能,不能完全发挥作用。

  如果天机芯片真的能同时运行这些算法,那么小灵的智能程度,还将再提高许多。

  两人交谈的时间不算长,李教授还是从陆羽的话里,发现这个年轻人,在智能算法上的水平相当高,心里不断思索这个人是谁。

  按说,这种水平的人,在国内互联网届,不应该是如此籍籍无名,他几乎连名字都没听说过。

  陆羽通过李教授,知道了他想知道的信息,判断天机芯片根据实际需求改进改进,应该能用于超算中心。

  礼貌的和李教授告辞,说之后会到水木大学拜访。

  李教授也客套一番,给陆羽留了名片。

  ……

  意外找到提高超算中心算力的芯片,尽管不能马上使用,还要经过研发改进,陆羽依然很高兴,走路都有点带风。

  连带着,觉得参加这次大会也不再枯燥,看会场周边各种标语也有几分讨喜。

  回到酒店,薛皓远等人发现陆羽心情不是一般的好,好奇的问起原因。

  陆羽也简单说了说,表示小灵的智能程度可能还会提高。

  薛皓远他们毕竟不是程序猿,对编程技术了解有限,对此反映不是太过强烈,对他们来说,小灵现在的智能程度,已经足够高也足够用了,再提高,他们也觉得不会太明显。

  换作葛云聪的话,估计此刻能跳起来。

  这就是认知差距带来的态度差异。

  陆羽也没多作解释,乐呵呵的跟他们一起做仿生机器人的检测。

  正式亮相之前,做再多准备工作都是应该的。

  ……

  此后两天,陆羽偶尔去展馆逛逛,看看其他公司的成果和产品展示,偶尔去论坛听听主讲人讲述自己的一些看法。

  不能说没有收获,有时候还是能拓宽一点陆羽的视野。

  世界互联网大会进行到最后一天,陆羽也早早来到会场,和薛皓远他们做着上台前的准备,检查各种设备。

  主办方安排陆羽上台主讲的时候是在十点半,很大气的给他留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陆羽最初知道这个时间安排的时候,心里是有点慌的,这么长时间,怎么才能用完?

  他哪来那么多内容可讲?

  只是流程都已经定好,陈振宇让陆羽无论如何想想办法。

  陆羽能想什么

  请收藏:https://m.chenyuan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